1月6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蓝皮书》表述,在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的过程中,储能系统将成核心增量。意见稿提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获提及,其中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多项新型储能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国内储能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未来在全球也将处于领先地位。
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在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的过程中,《蓝皮书》给出的发展方向中包括,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换言之,相较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形态的最大不同便在于储能的增加。
意见稿提出,2030年至2045年,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2045年至2060年,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意见稿还提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长寿命、低成本及高安全的电化学储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集成优化研究,提升锂电池安全性、降低成本,发展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大力推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技术向大规模、高效率、灵活运行方向发展。
据了解,新型储能主要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由于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更加匹配,优势逐渐凸显。
从技术发展路线来看,新型储能目前多种技术并进。其中锂电池储能市场份额占比超90%,是目前新型储能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方向。而从当前节点看,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这五种新型储能路线也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链方面,压缩空气储能上游设备及盐穴/储气罐、上游核心设备相关厂商包括陕鼓动力、沈鼓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金通灵、苏研井神和中国盐业等。中游项目工程建设参与企业包括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和中储国能等。下游投资运营主要参与企业包括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能建数科集团等。
全钒液流电池是以钒为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氧化还原电池,电解液和电堆是全钒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解液生产公司包括大连博融、湖南银峰、河钢股份等。电堆目前多数由钒电池生产企业内部供应,包括大连融科、北京普能等。全钒液流整机制造公司主要有大连融科、北京普能、伟力得、上海电气等。
钠离子产业化中一类是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锂电龙头企业,另一类是以中科海钠为首的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的新锐企业。国内已布局钠电池领域的企业还包括华阳股份、传艺科技、维科技术、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多氟多、欣旺达等。
重力储能是一种机械式储能,通过电力将重物提升至高处,以增加其重力势能实现储能。主要参与厂商中国天楹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EV签署《技术许可使用协议》,通过引进并推广EV公司先进技术,加速推动重力储能项目在中国落地。
飞轮储能是利用飞轮的高速旋转,将电能以机械能的形式进行存储。国内从事飞轮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开发的企业包括华阳股份、泓慧国际能源、微控能源、国机重装、广大特材、苏交科、湘电股份等。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多项新型储能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国内储能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未来在全球也将处于领先地位。
储能电池方面,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及增速逐年上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需求量大;中国储能锂电池产量不断上涨,磷酸铁锂电池度电成本有望降低。受政策引导及行业技术迭代推动,储能电池下游市场发展潜力大、需求广阔,带动储能电池需求量不断扩大,储能电池方面建议关注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比亚迪、派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
PCS方面,海外大趋势是光储混合逆变器,与户用并网逆变器渠道高度重合,储能逆变器有明显溢价,微型逆变器于分布式市场应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储能配置比例进一步增加,PCS行业将迎来快速扩容阶段。储能逆变器领域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科华数能、比亚迪、上能电气、德业股份、固德威、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等。
有机构分析指出,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加之欧洲能源成本的逐年攀升和俄乌战争及海外大型停电事件造成居民用电成本高和供电稳定性差,从而带来全球各类场景储能市场均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396GWh,对应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超65%,将是未来几年新能源中最具成长性的赛道。中邮证券认为,储能行业是长期优质超级赛道,未来数年将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将是储能行业长短期高增的起点,中国大储增速预计翻倍。
原标题: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 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