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层面和省级政府会议文件屡屡提到促进汽车消费,多地出台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从优化产业供给、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消费等方面,明确发展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供给端来看,1月29日,浙江省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
1月19日,吉林省印发了《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级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我国迈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的一张名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打造1-2家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品牌。
此前,湖北省印发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力争到2024年,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跨越万亿台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3000亿元。
消费端来看,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力扩消费”,并从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
此外,不少地方纷纷推出相关政策,通过发放消费券、延续补贴、增加增量指标等方式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例如,1月29日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到,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
上述浙江省《方案》也提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各市对燃油车置换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更早之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关于调整2023年上半年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和申请调整公告》,明确为促进汽车消费和车辆节能减排,在原有1.2万个每年的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将额外增加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此次额外增加的指标从本月开始,每月配置的额度将会有6000个。
“目前各地出台的各项刺激政策整体偏温和,在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增长的同时,可以推动产业全面走向市场化,有助于产业长期的良性发展。”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36%,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
原标题:优供给促消费 多举措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