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崔黄口镇深入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打好打赢“资源配置优化”战,积极探索“光伏+农业”产业模式,引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开拓光伏发展新方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地两用,渔光互补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养殖鱼虾的一种生产模式。依托淡水鱼养殖产业,同时可以发挥太阳能资源丰富优势。
崔黄口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总要求,由镇规划办牵头,分别引入“英华一期150兆瓦”和“华信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作为天津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打造了集“科技创新、低碳示范、智能运维和生态养殖”于一体的示范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着眼长远,提升效益
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一幅生态和谐的画卷悄然展开。
据了解,崔黄口镇“华信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于2022年8月15日开工,项目范围覆盖大宫城东村、大宫城南村、大宫城西村、王杜庄村等,计划投资2.45亿元,占地面积1250余亩。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实现产值2590万元,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4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8996万吨。工程预计今年6月完工、并网。
崔黄口镇“英华一期1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于2022年8月27日开工,项目范围覆盖小宫城村、大曹庄村、前营村、东高坑村等,计划投资6.45亿元,占地面积3800余亩。项目建成后,每年的发电收入约为7600余万元,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款约1380万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6万吨。工程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并网。
待建成后,两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创造的收益将大幅增加。目前,两个项目均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和光伏板铺设工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村庄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益,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带来了产业的“源头活水”,带动了村庄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天津武清:“光伏+农业”新模式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