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是皆大欢喜的全球最大单笔太阳能电站收购项目,如今却因交易进展引出了\*ST海润与联合光伏之间的“罗生门”,而且,随着后者提请仲裁索赔,更是从“口水战”上升到“仲裁战”,甚至有传言称背后隐藏“蛇吞象”的复杂隐情。
联合光伏提出仲裁索赔
作为大型央企招商新能源旗下的光伏平台,联合光伏在1月15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因海润未达成之前签订的收购其在中国境内约930MW并网光伏电站的合作协议,就退还合作协议中已支付的预付款5亿港币(约人民币4.22亿元)及其累计利息以及约2亿港币(约人民币1.69亿元)的违约赔偿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对海润提出仲裁索赔,并寻求采取保全资产及证件的必要程序。
对此,海润1月17日晚间发布提示性公告,称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送达的针对上述事项的相关仲裁材料,针对联合光伏公告中所提及的赔偿金额公司目前暂无法获知其索偿依据以及计算依据。
“在框架协议的理解和违约赔付上,联合光伏有偷换概念。我们一直对这个事情保持克制,首选还是协商谈判的手段,如果联合光伏提起仲裁了,我们肯定要采取法律手段去应诉,维护自身的利益。”海润有关负责人在1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收到仲裁材料,将通过严肃的法律依据进行反驳。
据记者了解,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院收到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及其附件后,经审查完备后将其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自收到仲裁通知后45天内提交答辩书或者反请求书,之后还要经历漫长过程。业内人士认为,双方一旦陷入这样一个“扯皮”中,无疑将两败俱伤。
这笔高达88亿元的电站交易对于亟须脱离退市厄运的海润来说至关重要。2011年11月,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润科技”)借壳ST申龙,公司简称变更为“海润光伏”,当年实现净利润4.0166亿元,其后2012年盈利208万元,2013年巨亏2.026亿元,2014年更是巨亏9.476亿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海润光伏的亏损更加惊人,2011年至2014年累计巨亏13.52亿元。八个月前签订协议时,公司前董事长杨怀进称,“电站项目转让完成后,将对公司资金有效利用以及利润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招商新能源也希冀借此加速问鼎行业龙头地位。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光伏前身为金保利新能源,原本系在港上市的一家光伏电池生产企业,2013年通过换股吸收的形式注入了招商新能源。虽然起步晚,但扩张速度却惊人。数据显示,2014年其光伏电站装机达572兆瓦,到2015年12月31日,其实益拥有25个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976兆瓦,同比增70.63%。如果这次收购完成,则总装机容量就可达到190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