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原副司长、中国治沙学会副会长胡培兴在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表示,充分发掘沙漠、戈壁广袤的土地资源和充沛的光照资源,创新发展沙漠光伏,实现沙区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实现地方经济振兴,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172.1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68.78万平方公里。在世界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年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胡培兴表示,多年来,国家林草局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创新技术手段,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使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京津风沙原工程实施20年,北京沙尘天气次数由2000年前后的年均13次减少到目前的2-3次,“昔日风沙源”,变成了“今日后花园”。
在胡培兴看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承载起新能源发展的新希望。他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大背景,国家林草局积极推进沙戈荒光伏基地项目落地,多次组织开展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和用林用草用沙的调研。近期,与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从光伏基地布局、用地管理、手续办理和用地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优先将大型光伏基地用地列入重点项目计划清单;提倡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建设大型光伏基地,鼓励采用林光/草光互补模式;对于光伏方阵用地实行备案制,不需按建设用地进行审批;同时,强化部门协同,建立用地用林用草联审机制,加快项目用地审批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将为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面积大、分布广,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关注。对此,胡培兴表示,“我们将携手社会各有关方面,以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为指导,以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实现新能源产业与生态产业融合,推动光伏治沙试验示范区建设,出台支持光伏治沙融合发展的政策,共谋零碳新蓝海,共寻转型新方向,共享发展新成果,把沙区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向世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经验。”
原标题: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原副司长胡培兴: 促进光伏治沙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