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持续深化,受限于进出口限制,美国建厂成为最近两年光伏企业萦绕在心的一个话题。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13.3GW、19.7GW、23.6GW,是全球第二大的单一光伏市场,美国光伏产业市场的前景看好,叠加美国宣布了各项本土制造激励政策,国内已陆续有光伏企业赴美建厂。
那么,到美国建厂有些什么风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有哪些商业模式?热门制造区域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美光伏产业园创始人、葡萄太阳能公司创始人兼CEO袁海洋先生。
对话嘉宾:袁海洋
中美光伏产业园创始人、葡萄太阳能公司创始人兼CEO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自去年以来,赴美建厂的中国光伏公司在增加,意向型企业也明显增加,您能简要剖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和背景吗?
袁海洋:多种原因导致目前您看到的情况: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去年8月通过的《通货膨胀消减法》指出给予在美国投建新能源产品的企业高达50%以上的补贴政策,时效长达10年。比如您熟悉的硅料补贴每公斤三美金,硅片每平方米十二美金,电池片每瓦四美分,组建每瓦七美分等等,都有非常详细具体的补贴。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把新能源产品作为其“新石油”,即二十一世纪的战略物资,保证其供应链的安全,所以设置一系列的贸易和非贸易的自我保护措施,比如对中国产品的双反,甚至对东南亚产品也实施限制,使其失去竞争力,从而提高美国制造的优势。总的来说,美国的国策是制造业回流本土,特别是新能源产品。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不在美国办厂,那么,美国市场就与您无缘了。
记者:我们注意到不同的公司基于不同的考量,建厂地选择并不一样。目前美国光伏制造也呈现不同的区域分布,就您观察,这些比较热门的制造地有什么优劣势?
袁海洋:美国总体来说地广人稀,三面环海,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市场呈分布式,资源也呈分布式。有的州人口密度大、户用市场大,但是水电费地产人工税收等成本贵,比如加州。但加州人口四千万,市场大。又比如,同样大的德州,地产便宜,但是财产税高,虽然没有销售税,但市场大,工业用地充足,做组件等大件产品比较合适,但水电费贵。
如果办硅料硅片电池片厂,要选择水电费相对便宜的州成本低,比如: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电费在每度四美分左右,水基本免费,半导体产业基础有50多年的基础,人才多。比如,俄勒冈州人口总数只占全美1.3%,但半导体产业人口占全美15%,Intel公司最大的产业基地即设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地区。REC的硅料厂在华盛顿州。
但大规模的组件厂办在德州内华达州比较有优势。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最近比较热门的Silfab就把组件厂和电池片厂都办在华盛顿州的北面,最近融资也很成功,融到1.2亿美金做电池片。还有,美国是三级政府收税制国家:即除了联邦即国家级别所得税外,州政府也收所得税(少数州不收),县政府收财产税。这里提一下县政府的财产税,可能中国朋友不太熟悉:简单地说,个人和公司拥有不动产都是要交财产税的,比如房地产税一般1.5%,有的更高。如果您拥有机器设备也要交财产税,对于重资产投资是很大一笔钱。当然,由于以上所说的原因,州税和县税都是可以和当地政府谈判减免的,减免期一般3到5年,后续15年也是可以减免的。
记者:对企业而言,到美国建厂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您觉得哪些公司需要或者适合在美国建厂?
袁海洋:就光伏产业来说,美国什么都缺,就好像十五年前的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做组件封装材料,比如铝合金、EVA、POE、玻璃、接线盒等都几乎没有。还有逆变器、储能电池都是重要的产品,美国制造很少。而美国的需求是短期50GW/年,中常期100GW/年,也就是说这些产品都值得在美国制造,这些公司都适合。从战略层面来说,美国制造不仅可以本土消纳,它的天然优势是还能顺畅出口到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和欧洲市场,美国制造的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记者:那么如果企业到美国建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您觉得企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怎么规避风险?
袁海洋:对于中资企业来说,来美国办厂的几个关键条件或者挑战是:第一,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一系列后果,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比如,很多老板以中国式思维想当然;比如法律问题,美国法律是非常细分的,不是一个律师就可以回答所有问题,每个律师可能只能帮助你解决一方面的问题,他们有税务律师、进出口律师、劳动法律师等等。法律要先行,这笔开支一定要有预算,否则,后患无穷。第二,中国公司来美国还要预算公众形象等开支,包括公共关系/工作签证/政府补贴等服务机构,这些都要专业人士去做,而这些在中国都不是问题,在美国都是需要有预算的。
记者:就您了解,目前到美国建厂能享受哪些政策支持或优惠?哪些是最实用的?
袁海洋:美国是三级政府收税,鼓励政策也基本从三级政府那里获得。联邦级别,有Inflation Reduction Act, CHIP ACT等补贴政策都与太阳能行业有关。联邦政府各部门也有不同的补贴,比如DOE能源部,DOA农业部等都有大量的补贴,只是需要有专业人员写申请,你花10万美金请人写申请,得到的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美金的补贴,这种案例比比皆是。州级别的补贴通常是低息长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比如,俄勒冈州就有每年几亿美金的底息长期贷款,年息不倒1%。县政府的财产税减免也是很现实的。
记者:当前,在美国制造光伏产品有哪些商业模式?
袁海洋:现在美国制造光伏产品,基本分以下几种商业模式:第一是韩华在美国自成一体建立供应链生态圈。第二是世界各地公司来美国单独办厂,如Meyer Burger等。第三种方法,也是我们中美光伏产业园的概念,中国人抱团出海,分担以上提到的各种高端服务费用,增强竞争力,互相照应,工厂可以根据产品不同把厂办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以合同的形式互相合作,为中国制造美国化走出一条新路。
记者:您如何看美国本土光伏制造的发展前景?
袁海洋:美国制造在过去100多年里都是世界领先的,在太阳能领域只是在最近15年落后了,提醒一句,15年前美国的硅料是出口到中国的。时至今日,美国依然出口大量的原材料到中国制造玻璃和电池片,如石英砂和纯碱,都是最近圈内谈论比较多的卡脖子原料。我见到拜登总统本人时就说,美国是时候把原材料用在本土制造了,他说:你要拯救地球!美国制造事实上是一种回归本土的大趋势,特别是疫情以来,美国民族深刻地感到,美国30年前克林顿推动的全球化已经需要彻底改变,即从全球化变成全球本土化,英文是从Globalization到Localization,今后三十年就是这样一个宏大的过程。
原标题:深度访谈: 光伏企业赴美建厂的机遇与挑战、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