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从空中俯瞰杭州西站,巨大的蓝色屋面仿佛一朵安静的云。屋面上,7540块光伏组件正开足马力,生产清洁电能。这座光伏电站投产半年来,累计发电突破145万度。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开发利用,主攻光伏发电、充换电、储能、氢能等产业融合应用。
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起步
2022年9月22日,杭州西站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并网验收,正式投入运营。这座由上海局集团公司实施全生命周期开发,并与高铁站站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启用的光伏电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绩“亮眼”。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铁路建设高歌猛进,新站房密集投产,释放出大量能够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优质屋面资源。据统计,目前管内可利用开发光伏、充电桩、换电站等土地资源面积超过1000公顷,可利用开发光伏发电的屋顶资源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还有在初步设计阶段预留光伏发电荷载条件的新建站房20余座,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且大多处于长三角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该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经营管理科科长黄静介绍,新能源产业与工业制造维修、建筑施工、土地房屋、物流商贸等传统非运输业联动发展特征明显,做大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企业顺应能源结构转型趋势、推动绿色发展的新领地。
强化顶层设计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上海局集团公司先后制定公布《新能源产业三年发展规划(2023年―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成立光伏开发筹备组,专门研究国家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协调推进光伏项目落地实施;规范建立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和维护机制,明确各相关部室职责。
导向经营创效,按需求开发
近年来,随着技术快速迭代,原材料及光储成本不断下降,新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杭州市为例,1万平方米采光瓦屋顶可安装1.8兆瓦光伏组件,首年发电可达180万千瓦时,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吨,在25年的经济寿命期内年均收入可达100万元。除此之外,还能享受相关补贴、碳交易收入等额外收益。
降低站段综合用电成本,拓展非运输企业经营业态。在杭州西站,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天生产清洁电能6300度,优先供给站内空调、照明灯具、电梯、广告灯箱、商铺等设施设备使用,消纳比例高达98%,每年可为车站节约运营成本近240万元。该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长三角地区,采用屋面租赁模式的上海虹桥站光伏电站已累计取得租赁收入1000万元;长兴南货场光伏发电站抓住“度电补贴”等契机,实施余电上网,累计售电600万元。
一城一策,导向创效。该局集团公司紧跟国家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变化,以创效为导向,严格把控项目审批。他们根据高铁站房、动车所、货场仓库、生产厂房等不同场景用能差异,量身定制布局方案,进一步提高“自产”电能消纳比例,扩大创效空间。该局集团公司光伏筹备组负责人王m介绍,企业主动匹配区域内省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推进公共充换电设施的配套建设,持续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截至目前,上海局集团公司已在管内先后建成充电桩86个、换电站3座,年均创效超过60万元。
聚焦运维提质,可持续发展
在杭州西站光伏发电项目运维操作间,硕大的电子屏上集中显示着实时发电量、碳排放监视、组件工作状态等光伏电站的各类数据,24个360度全景高清监控摄像头无死角地守护着每一块光伏组件。作为上海局集团公司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智慧光伏管理系统,管理平台设置了全景大厅、运行监测、告警中心、运维管理、诊断分析等10余个功能模块。
在探索实践中提高科学运维水平。该局集团公司推进综合智慧能源管理、充换电设施、储能、氢能等项目开发,合理规划布局调峰移谷,不断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形成越来越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发经验。该局集团公司主动加强与科研所、高校和行业头部企业等的交流合作。不久前,他们首次开办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邀请地方电力设计院、高校新能源研究所等专业机构人员授课,进一步夯实新能源产业发展之基。
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拓宽光伏项目开发和应用场景,在既有铁路货场和客站屋顶探索使用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开展光伏发电制氢试点……奔驰在经营创效的新赛道上,上海局集团公司蹄疾步稳,截至4月底,通过合作开发或自主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已达9个,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6兆瓦。
据悉,到2025年,该局集团公司在现有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6兆瓦的基础上,将新增70兆瓦,年发电量将超过1亿千瓦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8万吨。
原标题:中铁上海局集团: 光伏屋顶"激发绿色产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