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的《2015年光伏发电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光伏发电运行情况良好,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133小时的大环境下,西北部分地区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其中,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仅以光伏为例,近年来,弃光限电,以及补贴能否及时发放等问题越发突出,成为了不少光伏从业者的一块心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归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大致为:区域电网结构限制及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的电力运行机制等。
为改善光伏乃至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窘境,2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提出将通过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交易工作、做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工作、做好深化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相关工作、建立自备电厂电量置换机制、加强对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监管、按区域统筹安排发电机组旋转备用、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做好可再生能源外送工作、加强自备电厂管理等9个方面,以促进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电能消纳潜力和电力系统辅助服务潜力,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其他能源协调发展,满足民生供热需求。
“这一文件体现出管理层已非常重视弃光限电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十分切实可行。”与此同时,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A股光伏龙头东方日升(13.410, 0.54, 4.20%)总裁王洪认为,“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电网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那么,作为企业就应该尽量选择在消纳能力强的地区投建光伏电站,另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分布式光伏的开发上”。
今年1月份,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编制并发布的《2016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展望》中曾特别提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电网建设规划的统筹衔接存在问题,由于区域电网结构限制及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地区面临的限电形势愈发严峻,导致资源丰富地区的优势难以实现。同时,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的电力运行机制,仍然采取平均分配的发电量年度计划安排电力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法》的保障性收购要求得不到切实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被限制出力的现象十分严重。
必须看到,如今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光伏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支撑。除了上述弃光现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年光伏发电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光伏电站3712万千瓦,分布式606万千瓦,年发电量392亿千瓦时。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国光伏电池组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不过,为了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就管理层力促化解弃光限电的上述一系列举措,也有光伏业界表达了担忧。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用多种渠道化解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个可行的好办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接入供热管网是否能够满足光伏电站根据售电和补贴所计算出的收益率。“这一方面,恐怕还需要对方案进行细化。”该光伏企业人士向记者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