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加强监管 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贴上“安全”标签
日期:2023-06-2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yu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在刚刚过去的5月,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30%,完成又一项重要里程碑。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市场普遍关注。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动力电池发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监管层面有何新的举措以提升新能源车整体质量?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降低生产成本势在必行

“目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占整车生产成本的40%左右,未来动力电池仍需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实现与燃油车的竞争。”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公开表示,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使新能源车市场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众所周知,一辆新能源车的生产成本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比五成左右。过高的动力电池成本,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较低,市场普及率和认可度有限,是动力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长期关注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业内人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王贺武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这种想法在新能源车市场推广初期具有代表性,很多人希望随着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上升,通过生产规模化平摊技术研发费用,动力电池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

但现实的结果,出乎了人们的预料。目前,我国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市场保有量已突破1500万辆。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占全球63%,占比进一步扩大。然而,动力电池成本犹如一个永恒的问题,困扰着消费市场。

山西省大同市90后消费者成楚表示,从大学毕业时就已经开始关注新能源车,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动力电池价格并未按预期的方向变化。

记者注意到,2021年初,碳酸锂市场价格约每吨5万元—6万元。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一度突破每吨60万元,涨幅超过10倍。业内认为,今年碳酸锂价格或维持在15万元—20万元。

事实上,在没有国家补贴扶持背景下,上浮的动力电池成本导致新能源车产品售价同频变化。

5月,特斯拉在短短4天内两次上调旗下车型市场售价。其中,在国内销售的Model S和Model X售价均涨价1.9万元。北京某特斯拉体验中心人员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透露,此次涨价主要是根据造车原材料成本变化等市场因素进行相应调整。

如果说补贴政策助推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完成从无到有的蜕变,那么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则是新能源车市场由大到强的必然基础。那么,如何改变动力电池成本过高现状?苗圩表示,在安装设计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要求,提供不同的电池容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种模块化的应用,在单体、模组端都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比亚迪303V动力电池、2019年上汽荣威351V动力电池、2021红旗401V动力电池……在本届电池大会现场的展示区内,一块块贴上标签的动力电池,是其发展轨迹的最好证明。

不难看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里程焦虑。但随着新能源车的加速发展,动力电池的产能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据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黄国梁介绍,通过对一系列汽车召回数据分析,因动力电池故障导致的新能源车起火占比达50%,电芯热失控已成为起火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作用,引导动力电池企业提升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赢得优势。

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消费品监管处处长李丽慧介绍说,从2018年—2022年,5年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分批组织对铅酸蓄电池、电动车电池等产品开展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检验846家企业生产的967批次产品,发现106家企业生产的110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1.4%,同时,在实行监督抽查过程当中发现,电池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市场培育,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已步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消费市场不再将目光聚焦于续航能力,而是关注其产品可靠性。

“完善质量政策制度措施,为电池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新能源车的整车质量安全监管,鼓励生产企业将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申请纳入沙盒监管的试点,加强动力电池深度的安全测试,保障动力电池电芯级、系统级、整车级的产品安全,要增加技术监测的能力,充分发挥缺陷产品召回的制度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作用。”黄国梁说。

李丽慧表示,监督抽查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重要的方式,《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抽查主要的目的就是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快速及时地从市场检查出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并及时处置。

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

“据统计,近5年平均上报总局的新能源车火灾事故约200余起,其中动力电池故障是导致起火的主要原因。”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召回管理处处长赵健说道。

每年夏季,随着全国各地进入“炎热模式”,新能源车自燃事故不时发生。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一辆正在路边充电的新能源车发生自燃。每当这种消息出现,都会让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安全感到忐忑不安。

可以预见,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透支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的信任,给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召回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赵健介绍,近年来,新能源车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召回数量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5万余辆,到2022年超120万辆,4年内召回数量增长了21倍,为保障新能源车市场健康发展,召回已经成为加强新能源车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截至2022年底,市场监管总局累计收到生产者报备的火灾事故案例800余起,组织协作专家开展事故现场调查150余次,参与专家近500人次,通过对生产者报备的火灾案例进行专业分析,表明电芯热失控占电池火灾数量比例最高,达350余例。

针对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对召回的迫切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管理的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联合6家行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了新能源车火灾事故调查协作网,联合开展事故调查和缺陷分析等技术支撑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表示,新能源车安全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亟须进一步发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制作用,配合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安全要求,筑牢动力电池安全底线。为此,在安全标准方面,需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安全强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热扩散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

去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提出,加大消费品安全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建立主要消费品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记录重点环节过程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追溯。其中,在汽车产品监管中,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加强大中型客货车、新能源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召回管理,同时完善召回的技术支撑体系。

在技术支撑方面,不断推进新能源车事故调查体系建设,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产品伤害统计分析和安全评估。赵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通过修订《产品质量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开展机动车安全法立法研究,把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监管纳入其中。

原标题: 加强监管 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贴上“安全”标签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