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四川省委作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四川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底盘在哪里?如何在实践中推进产业稳产、延链、升级?
寻大江活水,访动力之源。即日起,川网传媒—四川发布推出“工业之画”系列特别报道,聚焦在川大型工业企业,透过一幅幅工业场景特写,深挖企业转型发展思路,描绘四川新型工业化发展图景。
在甘孜州雅江县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山上,200多万块光伏板逐光而列、连绵起伏,犹如一片“蓝色汪洋”。
今年6月25日,位于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它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以来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同时也是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深入甘孜,实地走访。记者了解到,这座地处川西高原的电站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场址最高海拔4600米,装机100万千瓦,占地2.5万亩,光伏场址面积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拼接在一起,光伏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相当于在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再造一座“鸟巢”体育馆。
作为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电站通过500kV输电线路接入距离50公里、装机300万千瓦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的“打捆”送出。
什么是“水光互补”?雅砻江公司新能源管理局局长高鹏告诉记者:“水光互补,就是将光伏接入水电站,用水电优异的调节性能平抑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
以柯拉光伏为例,当光照好、光伏出力大时,两河口水电站减少机组出力,将水储存起来;当受多云、降雨等因素影响、光伏出力减小时,两河口水电站引水发电,增大水电出力。通过水电站的调节,水光打捆后将输出更为稳定的电能,更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水电平抑光伏输出的波动性,电网也能接纳更多的光伏接入电力系统,消纳更多的新能源。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指出,柯拉光伏项目水光互补开发模式,可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送出线路的利用率,以柯拉为代表的雅砻江流域水光互补开发,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打造水风光蓄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样板。
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积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夯实水电主体支撑地位,集中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氢能……加快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已被列入我省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的具体要求中。
当前,以水、风、光为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我国转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在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这一优势资源与产业结合,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高的价值。
雅砻江流域不仅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四川电力保供的重要能源基地。根据雅砻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规划研究,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总规模超1亿千瓦,其中水电约3000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超6000万千瓦、抽水蓄能发电超1000万千瓦。同时,光伏、风电出力特性与水电天然互补,辅以雅砻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巨大的储能能力,可实现新能源大规模集中高效开发。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建设雅砻江、金沙江上游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
为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由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国投集团控股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发挥“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多能互补条件优越、调节能力强大、基础条件坚实等显著优势,加快推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据介绍,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贡献绿色电能约3000亿度,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减少标煤消耗超9000万吨,减碳效应显著。
自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来,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两河口混蓄、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腊巴山风电等一批新能源及抽蓄项目陆续落地雅砻江。
站在两河口水电站控制中心,记者看到,两河口水电站、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实时生产指挥、运行监控、联合调度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现场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区域控制中心。”
原标题:高山上搭起了光伏板 雅砻江流域的水风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