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电站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将生产出15亿度的绿色电能,以及更多可观的产业收益。这种清洁能源助力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也将为后续的复合式产业跨越进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可贵借鉴。
每年提供15亿度清洁电量
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坐落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长芦盐场,总共面积达到2万亩,相当于1868个足球场。整个项目是在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 盐光 互补”新型的复合产业模式。
据了解,所谓的“盐田互补”,是通过将晒盐的操作与光伏发电进行结合,在盐田上一定高度架设光伏组件,确保基本盐业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水上发电有效运行,进而形成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实现一地三用,极大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效益。
华电海晶盐光互补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产出大约15亿度的绿色电能,能够进一步促进华北地区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内部循环。
15亿度清洁电力是什么概念?根据科学推算,15亿度清洁电能大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可满足15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光伏面板有多处特殊设计
因为“盐光互补”电站的光伏面板架设在2万亩盐田之上,其设计也多区别于一般光伏电站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光伏面板之间的距离——按照常规设计,一般的光伏电站的面板阵列距离以6米多为主,而在这个项目中,光伏阵列的间距达到了14米,是一般电站的两倍多。
“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拉得更长,可以将光伏板对水面的遮挡,以及对盐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光伏阵列的距离更长以外,“盐光互补”电站的每一块光伏面板的坡度是精确设计到17°,而一般大部分光伏电站设计的面板坡度在30°至40°左右:“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对一年四季太阳运行的轨迹来观察,光伏面板17°的坡度对水面的遮挡是最小的。”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与一般光伏电站的光伏面板“单面发电”不同,“盐光互补”电站的光伏板实现了两面发电。按照设计,光伏面板除了面向太阳的一面可以直接吸收阳光进行电能转换以外,面板的背面也可以吸收水面反射上来的阳光。根据测算,仅此一项,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就能够提升5%—7%。
清洁电能占比日益提升
以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为代表,全国范围内的清洁能源的发展势头呈现出迅猛之势,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快速增长。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并网发电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的装机容量分别为3.76亿千瓦、4.3亿千瓦、4.2亿千瓦,我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3.3亿千瓦,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0.5%。这意味着,全国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绿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0%。
记者随后也从国网湖北电力了解到,以该省为例,目前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784万千瓦(含三峡电站),占比37.6%;火电装机容量达到3579万千瓦,占比35.6%;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702万千瓦,占比26.8%。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8%,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利用比例不断提升,促进了湖北能源结构调整。
一个更加积极的信息是,根据报道,我国除了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以外,以风电、光伏、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年发电量也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电力技术产业体系,光伏发电技术实现快速迭代,整个清洁能源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
原标题:清洁能源助力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世界单体容量最大“盐光互补”电站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