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传统市场受限的背景下,光伏企业普遍转向新兴市场发力。海关数据显示,随着新兴市场的开辟,今年7、8两月,河北省光伏产品出口已开始步入正增长。然而,伴随新兴市场开发而来的是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调整,同时还有对陌生环境的种种位置。新兴市场,对光伏企业来说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新兴市场起步
在英利集团销售总监赵泽林看来,“新兴市场”这四个字对于公司的重要程度,从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来。
去年,欧洲传统市场占英利全年销售比例下降到62%,今年一季度下降至53%,预计全年的平均值下降到40%。而以东南亚、南非、拉美等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所占全年销售比例,计划从去年的约5%,提升到今年的20%。
出货量占比20%是什么概念?英利今年预计出货3吉瓦以上,20%就是0.6吉瓦,这意味着,英利对新兴市场的期望值达到了去年向重要市场美国出口的近两倍。
英利的决心不限于此。8月5日,英利高调召开富有“英利特色”的“大决战”誓师大会,主题是向下游进军,目标中,除了在国内下游发电领域发力外,同时宣布在全球新兴市场进入综合指数前十名。这表达了该集团自上而下对新兴市场的高度渴望。
不止英利一家,在欧美传统市场碰壁、国内市场开辟尚需时日的今天,国内各大光伏巨头都把开辟新兴市场作为一个加强生存筹码、分散经营风险的选择,天合光能、保利协鑫、昱辉阳光等光伏巨头,都对市场重点进行了大幅的调整。
在欧洲“双反”消息传出后,我省另一光伏巨头晶澳对于欧洲市场的出货量从去年的3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约20%。虽然对于欧盟价格承诺后的市场抱回暖预期,但晶澳同样在新兴市场做了“第二手准备”,着手开辟东南亚、南美、中东市场。以日本为例,今年初,晶澳已跃居日本市场份额的第一位。“咱们省的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成效比较明显。开辟新兴市场得有个提前量,大概半年显效,这考验的是企业的决策眼光。”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献社说。
对日出口猛增30倍
来自石家庄海关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的开辟,提升了我省光伏产品的出口。今年以来,河北省光伏产品出口在经历了同比连续下滑的局面后,7、8两月出口同比实现了连续正增长。
之前的1-6月份,我省光伏产品每月的出口同比一直处于下滑态势。直到7月,我省出口光伏产品9247万美元,同比增长43.1%,环比增长19.1%;8月出口值虽然环比7月下降了14.7%,但同比依然呈现增长,当月出口7892万美元,同比增长6.7%。
海关人士分析认为,正是新兴市场的成功开拓,拉动了7、8两月出口的正增长。
记者了解到,我省新开拓的国际市场包括:亚洲的日本、印度、土耳其;南美的智利、巴西,中美洲的墨西哥;北美的加拿大以及新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等国。
其中,日本是出口增长最高的国家。今年前8个月,我省对日本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0倍。
此外,我省对印度出口4196万美元,增长15.5倍;对土耳其出口209万美元,去年同期出口甚微;对巴西出口236万美元,增长2.9倍;对墨西哥出口111万美元,增长2.2倍;对加拿大出口2879万美元,增长2.3倍;对克罗地亚出口2419万美元,去年同期无出口记录。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业内人士坦言,虽然新兴市场对光伏企业充满诱惑,但同时也布满竞争和风险。“跟欧洲不一样,总的来说,欧洲注重品牌和质量,对价格相对而言不那么敏感。而新兴市场不同,对价格最敏感。比如印度,价格竞争就很激烈,谨慎一点的企业对这种市场可能会暂缓进入。”我省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这位人士透露,印度企业对于价格便宜的产品情有独钟,只有价格便宜,在印度市场才有竞争力,这会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但是也有态度激进的企业人士表示,价格竞争在所难免,但是激烈程度会因为欧美“双反”的前车之鉴而有所收敛。“欧洲双反,就是因为中国企业自己的价格战打得太厉害了,有这个教训,再在其他市场竞争时,估计就不会这么激烈了。况且之前光伏行业利润不好,现在利润率有回升,价格不会压得特别低。”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政策、文化、国情的巨大差异,致使我国光伏企业在进行光伏开发时面临各种挑战。“印度看重价格,政策又比较封闭;日本需求大、政策好,但门槛高,要求企业通过复杂的认证;中非别看国家普遍比较穷,政策也不稳定,但是对电的需求量特别大,光伏企业也有机会。总之,各有各的特点,重点在于企业如何把握。”赵泽林说。
除了这种不确定性,中国企业面临的还有商业模式的调整。晶澳有关负责人说,欧洲的销售模式比较传统,有“大电站”也有“小屋顶”,大型电站采取直销形式,屋顶的分布式采取分销形式。而新兴市场如南非是以招标形势与光伏供应商合作,直销形势比较多,这就带来了一些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调整。“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一定是有成本的,也一定会有商业模式的调整,以及因为创新而带来的风险。这是对我国光伏企业的考验,但是这是一条比局限在传统市场更有前景的道路。”刘献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