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日期:2023-07-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dingshu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现代能源体系,是建立在可再生能源与气体能源相融合基础上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先进多元能源系统,它是依托智慧能源技术进行能源技术革命,从传统能源体系逐步进化形成的全新的能源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的典型特征是:以再生能源、气体能源为主体的多元结构能源;能源相互协同、具备相对稳定的供应模式;有序配置、高效节约、供需互动的平衡用能方式。

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势在必行

能源是能够为人类提供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离开了能源,人类的生产、社会的生活就失去了保障。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是依靠传统能源书就的,这些能源主要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在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基础保障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无可替代。但传统能源是一次性非再生能源。由于不可再生或短期内不可能再生,因此传统能源会造成危机,引发人们对能源短缺的恐慌。故而在创造物质财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不断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寻找可替代的再生能源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模式是严重依赖传统能源的。依赖传统能源的经济模式,其典型特征是一种粗放型发展,即在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下,通过不断投入的大量的劳动力、能源、资金的消耗,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注重增长速度,强调生产规模,并且较大程度地依靠行政力量。这种发展模式往往忽视对物质、能源的开采和消耗,忽视了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利用也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故而会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社会生态安全面临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表明,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不能长久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能源革命,建立起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目标的提出,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必须推进能源科技革命,加强能源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原动力,没有能源科技革命,没有能源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新型能源产品,也就没有能源体系的根本性革命。应加大新型能源产品研发的投入,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可进行实质性深度合作,开展新能源产品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要加快研发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生产和利用的技术,加快太阳辐射能、水能、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研究应用,加强太阳能光热利用、地热能利用等,加快推进太阳辐射能进行光热转化,同时加强水能技术,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利用等的开发应用。

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应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当前,应大力发展非石化能源产业,发展非石化能源产品,发展安全、清洁、低碳、高效、可持续性的能源产业。要生产、需求、运输、消费等诸环节多管齐下、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能量密度高、清洁性好、优势突出、储量丰富的氢能源,促使氢能源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能量转送、电网储能调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要加大力度开发绿氢、储运、燃料电池等关键产品和关键材料的技术开发,推动氢能对电能的替代,促使氢能源行业成为中国能源转型支柱行业。

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必须加强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强化绿色引领和低碳减排。应加快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改造,降低各类行业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节能装置、减排装置、多样化发电、超大规模电网运营中的深度应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动态平衡。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节能降碳、生产绿色化、生活无污染化行动,推广利用非化石能源和新型的现代化电力系统,实现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应强化制造加工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现代能源消费新模式,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必须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能源技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应不断汲取在节能减排、废物处理、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现代能源设备、原材料选择、应用市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在全球开辟更大、更广阔的新能源市场,构建包含国际元素的新能源体系。要积极参与现代能源领域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掌握现代能源话语权。应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国门,在能源投资、能源服务、能源装备、能源技术等方面,对接全球市场,充分实现能源品种进出口的便利化与多元化。要加大能源领域的对外开放,改善和优化能源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外商的能源投资准入条件,降低能源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能源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相匹配、充满内生活力的能源市场。

加快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引领,坚持多元能源供给,构建能源安全体系。要把能源生产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中国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助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要加快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生产,形成多种能源综合化、多元化的终端格局。要加快推动用能、产能体制的改革,完善能源输运网络,革新能源产业装备,提升能源运输能力,构建现代化能源运输体系。要建设现代化的产、供、储、销体系,形成多渠道、多模式的能源引进格局,保障“双碳”目标推进和实现进程中的能源安全。要建立能源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全民能源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能源宏观政策保障,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监管,构筑起安全可靠的中国能源安全体系。 

原标题: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新华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