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冬天用电高峰一直是电力部门和企业面临的挑战。用电高峰到来,怎么解决用电难的问题?
近日,长园深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锐做客由珠海市政协联合珠海传媒集团、市工商联共同推出,珠海农商银行独家冠名的" 产业第一 · 珠海创新说 "系列访谈节目演播室,畅谈长园能源做好电力保供的实践经验。
如果你有到长园智能产业科技园实地走访过,也许心中就会有了解决用电难的答案:园区内如集装箱一般大小的储能系统就像个 " 充电宝 ",在用电低谷时 " 充电 ",在用电高峰时 " 放电 ",可在园区需要降低用电负载时释放保障用电的大能量。
" 风光都是间歇性能源,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控制它处理得更平稳。" 访谈中,陈锐解释了长园科技集团的解决之道:推进 " 源网荷储 " 协同共治,即以 " 电源、电网、负荷、储能 " 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发电侧、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目前,国内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存在设备数量过多、超百万级数据量实时访问、信息建模工作量巨大等问题,这给储能系统的 " 大脑 " ——能量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处理一个 GW 级(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储能系统,每秒钟需要采集的数据量上百万。没有强大的分布式处理设计,恐怕难以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平稳运行。" 陈锐指出深耕储能领域的难点。
成立仅 5 年的长园能源怎么攻克这些难关呢?
陈锐访谈时给出了答案——依托长园科技集团在能源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在电力、储能技术已经沉淀了近 30 年。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面向大型集中电站的 GW 级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厂家之一,长园能源去年在新疆喀什新华水电莎车县实现了 200MW(兆瓦)/800MWh(兆瓦时)储能项目的并网投运。在陈锐看来,做到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新型储能才能真正在保供关键时刻 " 顶得上 "。
" 为了对这种大容量电池进行精细管理,我们对原有电力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分布式优化,根据用电设备负荷重要性进行分级管理,满足用户安全可靠、高效节约的用电需求。"
完成国内首批电网侧储能项目——镇江长旺储能电站;顺利投运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储能成套等多个海外项目……随着一系列推动 " 双碳 " 目标实现的成果陆续落地,2022 年,长园能源储能及涉储产业的订单增长率从 20%提高至 30%以上,长园能源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努力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看见。
相较于许多珠海初创企业,长园能源成立之初就有长园科技集团提供的技术加持,创新发展是否会比其它初创企业更快呢?在陈锐看来,两者各有千秋。
" 市场竞争压力可能会倒逼初创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创新,发展速度更快。而依托集团深耕细分赛道的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有确定的目标及发展路径,发展相对更稳定。"
" 更好、更快、更专业、更聚焦 " 是长园能源逐浪而上的格言。
" 以前我们的电力系统是比较稳定的,但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现在我们要使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就必须要去钻研。除了要研究我们不太熟悉的储能电池技术,我们还要去研究储能双向变流器以及能量管理系统。" 陈锐笑称,尽管公司有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但新应用场景之下,他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研发室内,长园能源的研发人员常常围绕新能源某个模块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去钻研技术、攻坚难题。
"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有愈战愈勇的魄力。"
基于对科研的重视,长园能源还十分注重人才引进。如今,该公司员工本科及高级技术职称者占比达 70%。对科研、人员持续大力投入给了长园能源更多自信的底气。
目前,长园科技集团的 EMS 储能系统已在国内各大储能电站上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名列前茅;截至 2023 年 1 月,长园科技集团累计服务约 190 个储能电站,服务规模约 4340MW/9550MWh(兆瓦时)……这些成绩都少不了长园能源的助力。
当然,这只是长园能源乘风破浪的起点。接下来,陈锐还关注 " 打造拳头产品 " 这一方向,努力推动公司朝着储能双向变流器小型化、分布式的方向纵深发展。" 希望未来公司能出现越来越多诸如 EMS 储能系统那样行业领先的爆品,同时还能通过打造示范性新能源项目,形成投资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原标题:用电高峰到来,怎么应对?这家珠海企业新型储能“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