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高位+”推进模式,拉开产业发展“大格局”
坚持“争得来、接得住、发展好”系统思维,零起点蓄势发力,超一流、超常规谋篇布局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了产业快速“无中生有”。
一是前瞻布局。立足成熟完备的港口及充足连片的腹地基础条件,着力引入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十强产业”高度契合的相关产业。2021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我省海上风场资源开发催生巨大蓝海市场的大背景下,东营开发区抢先一步对接省直有关部门及国内海上风电头部企业,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深耕产业的决心,成功争取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落户,成为全省三大风电装备基地之一。
二是高端规划。坚持“内脑”“外脑”融合并用,充分借鉴国内知名风电装备产业园建设经验基础,立足产业长远发展和头部企业发展需求,高标准编制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规划,精准布局海上风电主机及大部件生产、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生产、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3大基地,为下步项目精准招引和快速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顶格推进。工作推进更加注重灵活高效、提速增效,采取扁平化工作推进模式,成立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属地园区主导、职能部门协同协作的海上风电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政策、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困难处置等重大问题,有力保障了产业园建设的快速起步。
二、创新“链主+”发展模式,聚合风电产业“新集群”
坚持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围绕打造完整的海上风电“设计-研发-生产-组装-测试-认证”全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链主制”推进模式,实现了产业快速“有中生优”。
一是链主企业带动。发挥山东能源集团“链主”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与国内外风电装备巨头及上游配套企业开展高频对接合作,“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制造500强企业”上海电气集团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进而带动金雷股份核心部件、江苏海力塔筒桩基、洛阳双瑞叶片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项目加速集聚,形成了“资源带产业、整机带配套”的强力磁场。
二是招商引资推动。坚持“招大引强、招强引优”招商策略,围绕整机制造、基础配套、施工运维等产业板块,精准筛选细分行业前5名企业,全力开展项目招引。截至目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个,中国500强企业3个;已落地总投资247亿元的产业链项目25个,在谈总投资284亿元的项目39个。
三是本地企业联动。鼓励支持本地关联企业积极融入海上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新大集团、米德新材料等10余家企业成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培育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三、创新“科技+”赋能模式,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
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全力推进“平台+人才+企业”一体化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业的“优中做强”。
一是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地区政策资金供给,建强源头技术研究、转化、应用体系,支持产业园建设亚洲最大、全球第二“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正在推进的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基地,规划装机容量240MW,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大型风电机组开发创新与测试认证基地。
二是吸纳高层次专家人才。创新“招才引智”模式,精准匹配引进产业亟需紧缺人才,与胜利油田“四院一中心”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举办中国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创新(东营)交流会等产业研讨交流活动,让行业专家学者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智囊参谋”;大力扶持技术创新,顶格激励专家人才创新创业,对引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水平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创新团队予以最高12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吸引新能源产业高端人才20余人。
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企业主体、多元投入”的自主创新机制,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海装下线的18兆瓦主机所有关键部件、技术均实现100%国产化,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等指标打破了世界纪录;金雷股份自主研发的20兆瓦大型风电主轴,是全球最先进的大型风电主机配套设备,企业成为全球顶端海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唯一供应商。
四、创新“要素+”服务模式,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创新服务模式,实行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帮办代办,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不降速。
一是搭建审批“绿色通道”。高效依规开展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等,重大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金雷重装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签订土地合同一日内,同步取得了开工前的全部手续,实现了“四证齐发”,刷新了东营“拿地即开工”的审批速度。
二是创新“以投带引”模式。投资38.2亿元,实施广利港码头新建、扩建工程及园区基础配套项目,有效提升了产业园产业承载能力;为中国海装、上海电气、三一重能等企业代建厂房19万平米,保障了项目签约后快速投产。其中,三一重能项目从开工到产品下线仅用时2个月,创下了行业之最速。
三是合力破解重大难题。在发挥区级合力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市支持,累计解决困难问题20余项,推动了产业项目的快速建设。例如,在全省率先完成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成果调整备案,保障了总投资100亿元的5个海上风电项目平稳落地开工;协助金雷项目置换铸造产能10.05万吨,保障了项目建设连续性;通过对上争取,为洛阳双瑞等9个重点项目争取用地指标1300亩,“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实现精准落子。
原标题:山东东营:创新“4+N”协同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