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多晶硅走私——“双反”漏洞下的利益驱使
日期:2016-04-2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july07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4月11日,因无锡尚德总裁唐骏“失联”而牵出的硅料走私案件,使得多晶硅进口贸易背后暗藏的灰色利益备受舆论关注。

长期以来,全球多晶硅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地区,而中国则是最大的多晶硅消费市场。在光伏“双反”贸易争端中,出于保护国内多晶硅行业正常竞争和贸易平稳发展的考虑,商务部于2014年8月发布了《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公告》(即“58号文”),到2015年9月,加工贸易手册将面临失效,进口多晶硅将不能再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但由于国内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利益的驱使下,国外多晶硅仍不断压低价格冲击国内市场,甚至通过非法渠道走私进入中国。

“国内本土硅料与走私进口硅料价格差可达10%。受到利益驱动,硅片走私在业内普遍存在。”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一些不法贸易商采取规避措施,将大量的美国进口多晶硅虚报金属硅(工业硅粉)走私通关,以逃避关税。

多晶硅贸易乱象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原料,多晶硅市场价格曾一度跌宕起伏,直接左右着不少光伏企业的命运走向。

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受国内光伏市场的推动,多晶硅产能急剧扩张。不久后,随着低端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倒挂等问题开始显现,多晶硅价格一落千丈,加上国外企业的低价竞争,国内近90%的多晶硅企业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在2012年前后,国内多晶硅产能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光伏实行“双反”,导致国内光伏市场增速下降。彼时,多晶硅市场价格由曾经的300万元/吨一度下降至12万元/吨。时至今日,多晶硅的价格依然在10万~12万元/吨的低价徘徊。

在此背景下,中国于2014年先后对自美国、韩国、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了“双反”措施。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被征收53.3%~57%反倾销税,韩国方面征收的税率为2.4%~48.7%。

尽管如此,拥有价格优势的国外多晶硅产品却依然源源不断的冲击国内市场,甚至通过不法途径走私进入中国。

“进口多晶硅走私问题在以前一直存在,主要还是受利益的驱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坦言,与国内同行相比,此前国外厂家的生产工艺成本较低,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对于电池组件制造商来说,肯定更受欢迎。但由于高额的进口关税,不排除一些贸易商会通过走私避税等方式来攫取利益。

沈宏文解释称,金属硅的进口税率只有百分之几,相比超过40%和50%的税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目前国内太阳能多晶硅1吨售价12万元计算,从美国进口多晶硅,需缴纳57%的税率,仅1吨的偷税额度就将达到6.84万元。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截至去年,湛江海关、上海海关、黄埔海关等均查获过多起多晶硅进出口贸易违法案件。根据海关总署的通报,在2013年,深圳一家贸易商从日本采购108吨废硅材料,意图谎报为原生多晶硅材料走私进口,倒卖给江苏某公司,后被长沙海关查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经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