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在此只是点到为止:
——冷氢化工艺需要的反应温度在550℃左右,远低于热氢化需要的反应温度1000~1250℃,冷氢化工艺的单位电耗在0.7-1.2度/公斤,热氢化工艺则要达到2.5-4.0度/公斤(2011年);
——热氢化工艺需要使用碳加热元件加热,这不仅会引入碳污染,而且碳加热元件属于“耗材”,增加了运行成本;
——冷氢化工艺的TCS转化率更高;
——冷氢化工艺后氢化尾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不需要回收;
——冷氢化工艺的反应装置理论上可以连续运行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当时很多四川多晶硅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发现技术过于落后,但当时飞涨的多晶硅价格,已经让人没法理性思考这个问题。技术路线的错误选择,最终酿成了悲剧,当多晶硅从500跌到50的时候,这些企业生产成本却远高于多晶硅价格,连当时保利协鑫成本都在70美元/kg。
2、见钱眼开,各自混战,不成规模
多晶硅单位建设成本有一个经验法则,年产量1万吨工厂的单位建设成本是年产量1500吨工厂的一半。
以四川乐山为例,在多晶硅发展最高潮的2008年,有乐山电力、川投能源(600674,股吧)、天威保变、岷江水电(600131,股吧)、东方电气(600875,股吧)集团以及通威股份(600438,股吧)六家公司投入巨资,在乐山建设多晶硅厂,试图从中“分一杯羹”,但乐山项目太分散,每家都只有几千吨,多个项目加起来也只有10000吨左右,抬高了生产成本。
3、地方政府错误引导
技术和人才都不够的情况下,面对这种非理性投资,地方政府只顾盲目引进项目,根本没考虑到可能缺乏竞争力的市场问题。
4、需求过于依赖外部市场
当年光伏狂热之时,国内市场装机容量极小,80%甚至90%的市场都依赖于欧洲德国意大利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任何国外的风吹草动都会拨动整个行业神经,结果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光伏补贴标准纷纷下调,潮水开始退却。
以德国为例,德国在2008年6月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根据光伏系统容量不同,将电价水平进行了较大幅度下调,定为0.33~0.43欧元/kwh,并取消了原来建筑立面墙安装光伏0.05欧元/kwh的额外补助电价。对比2008年和2009年的电价,荒漠电站的电价下降了7%,建筑立面墙小于30kwp的光伏系统电价则下降了13%,大大高于之前6.5%的年递减速度。
德国2008年光伏电价新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从以前单纯的同定电价政策转为通过调整电价水平来控制光伏市场规模。其具体规定体现在:如果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光伏市场年新增容量分别超过150万kwp、170万kwp和190万kwp,则第二年的电价降幅要在规定的基础上上浮一个百分点;反之,如果2009年、2010年、2011年光伏市场年新增容量达不到100万kwp、110万kwp、120万kwp,则第二年的电价降幅要在规定的基础上下降一个百分点。这样的政策表明,德国希望在2009~2011年间保持光伏发电20%左右的年增产速度,而这一增长速度大大低于2004~200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0%的增幅。
三、碳酸锂VS多晶硅的区别
锂电池产业链的泡沫之争大概归结为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泡沫是否可持续,动力锂电池是否马上产能过剩这两点。先来回顾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涨价概况。
碳酸锂:
碳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电池用锂纯度要求为电池级碳酸锂。15年初市场价格4.3万/吨,涨价行情加速之前的2015年9月底为5.5万/吨,到目前经历了四个波段大幅上涨:
第一阶段,2015年9月底——10月底;导火线是2015年9月中下旬全球碳酸锂巨头FMC公司宣布10月起提升碳酸锂报价15%,此后国内相关企业陆续提价,直至10月末的7万/吨,单月涨幅27%;
第二阶段,2015年11月—12月中旬;受益于10、11两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狂增,电池级碳酸锂加速飞涨,10、11月相关企业多次大幅提价,到12月中旬报价达到10.5万/吨,一个多月涨幅50%;,
第三阶段,2015年12月中旬-2016年2月;狂飙突进的价格并未显示出衰竭的信号,继续上行,再上一个台阶到15-16万/吨的水平。
第四阶段,2016年2月——现在;电池级碳酸锂一直处于高位碎步上行阶段,小幅上涨,但不再跳涨,目前四川国锂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报价已经达到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