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十四五”能源重大工程巡礼丨“龙”腾八桂 “核”展宏图
日期:2023-07-2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dingshu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龙”腾八桂 “核”展宏图

——我国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产纪实


从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出发,沿高速公路一路南下,约两个小时车程后,美丽的企沙半岛映入眼帘。驻足北部湾畔,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静静伫立,坐落边陲明珠,守护八桂大地。

2023年3月25日,防城港核电迎来高光时刻。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党的二十大、2023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后首个高质量投产发电的核电机组,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为壮美广西建设注入“核动力”

漫步于防城港核电基地,整洁的街道,丰茂的植被,宛若花园。凭栏望海,近有白鹭空中低飞,远见海豚嬉戏掠影,尽显诗意。

核电项目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美好景致,恰是核电站建设与地方发展融为一体的最佳见证。

广西能源资源禀赋不足,自给率低,煤炭、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人均用能指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刚性增长与保障能源供应矛盾突出。

在此背景下,安全稳妥发展先进核电成为广西加强电力供应保障的关键路径。

2016年,防城港核电项目一期工程1、2号机组相继投入商运,为广西能源供应增添了“核动力”。

“至今近7年来,1、2号机组累计上网清洁能源电量已超1000亿千瓦时。”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俊的语气中难掩自豪。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安全为先,稳妥推进先进核电发展,力争“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保护一批”核电项目。推进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3、4号机组建成投产。力争“十四五”前期推动防城港红沙核电三期5、6号机组和白龙核电一期1、2号机组核准并开工建设。

“此次投产的3号机组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近100亿千瓦时。”梅俊预计,防城港核电项目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突破345亿千瓦时,能够满足587万人口一年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超10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56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7.8万公顷森林。

站在防城港核电基地内的观景台眺望,1、2号机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并排落座,正源源不断地为八桂大地输送着清洁电能。3号机组已“走”上台前,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被细密汇集的脚手架环绕,4号机组也已雏形初现,项目建设正逐步由建安阶段向调试阶段推进。而不远处的空地,则是为5、6号机组预留的“舞台”。

“防城港核电站6台机组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53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9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0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造林12万公顷。”梅俊说。

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建设、建成,对于优化广西能源结构、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助力壮美广西建设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

贡献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是防城港核电项目的初心所在;助力“华龙一号”的顺利落地,则是该项目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

据了解,“华龙一号”采用了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实施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形成的知识产权覆盖型号总体设计、燃料及堆芯优化、设备研发、建造及运维方便性等各个领域,在反应堆堆芯设计、系统和关键设备设计、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全面掌握了核心技术。

“‘华龙一号’拥有177组堆芯燃料组件、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等多项设计特征,其反应堆设计严格遵循国内法规要求,在安全性提升的基础上,反应堆堆芯功率较国内二代核电机组提升了约9%,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广核反应堆理论设计首席专家、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卢向晖表示。

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机组型号的更迭,更体现在核电产业链整体的跃升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对产业链的引领作用,自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开工以来,带动上下游企业持续突破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核二三级泵、电气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给‘华龙一号’装上了满满的‘中国芯’。”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振介绍。

蒸汽发生器——东方电气,压力容器——中国一重……当一个个核心设备印刻上中国企业的名字,那一刻,科技创新激发的蓬勃动力更加激昂。

通过参与防城港3号机组的建设,国内制造单位已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关键设备制造所需的各项技术和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国内核电产业链,几乎延伸到我国装备制造的各个领域。

此外,中广核充分利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契机,积极联合核电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有效促进了国内装备制造业能力的提升。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宁小平表示,中广核将继续深化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不断提升我国核电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神经中枢”中国造

除了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身份外,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还拥有“和睦系统”应用“华龙一号”首秀工程的“金字标签”。

所谓“和睦系统”,即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

据了解,数字化仪控系统(以下简称“DCS”)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核电站数百个系统、上万个设备的运行和负责各类工况处理过程,对于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核电站的DCS包括核级和非核级两个部分。其中,核级DCS主要完成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是一种“紧急制动系统”。由于可靠性要求极高,研发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该技术,我国过去一直依赖进口。

2010年10月,中广核发布自主核级DCS平台“和睦系统”,填补了我国核电在该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从此,我国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实现了中国造。

截至目前,“和睦系统”已在21台国内新建核电机组得到应用,安全稳定运行超过50堆年,实现了多技术、多堆型的应用覆盖,并为我国核电建设节省资金超过五十亿元,实现了我国核级DCS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成为了我国自主核电的一张新名片。

对于此次“和睦系统”与“华龙一号”的首次合作,在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永滨看来,其为我国三代核电示范工程强化了自主基因。它不仅极大提升了我国自主核电仪控装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而且有力保证了核电项目建设的工期和质量。

据了解,防城港3号机组DCS工程项目合同于2016年3月签订,2020年6月设备出厂。通过近400千米电缆实现对现场上万个设备的监视或控制。工程实施期间,“和睦系统”配合机组顺利通过冷试、热试、装料等多个重大节点的考验,最终实现成功投产,为我国核电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当核能发出的清洁电力沿着电网点亮万家灯火,核电人努力拼搏、自主创新的意义也得以体现。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大力发展核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中广核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

原标题:“十四五”能源重大工程巡礼丨“龙”腾八桂 “核”展宏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电力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