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6月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8GW/18.2GWh,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
储能赛道发展迅速,在国内,储能项目加速落地,今年4月,中国华电打造的中国首个“飞轮+锂电池储能”复合调频项目投运,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储能应用再下一城。
在海外,中国储能企业凭借低价优势,不断接大单。
宁德时代为美国FlexGen供应10GWh在储能产品;
蔚蓝锂芯为满足客户高增的需求出海建厂;
旭升股份收到国外新能源客户6亿元储能产品订购邮件
中国储能兴起,也在资本市场涌现融资潮。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储能领域IPO数量多达124起,包括蜂巢能源、阿特斯(阿特斯储能拥有储能系统集成项目总储备达25GWh,已累计交付了2.4GWh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市场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大连融科储能、赣锋锂电、中创新航等大型储能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业务链了覆盖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电池制造等板块。
上一次出现排队IPO的,还是光伏行业。
除了启动IPO募资之外,2022年国内还有114家储能产业链相关共传出融资消息,合计融资金额预计超过900亿元。今年年初储能行业已有6起融资事件,披露金额超亿元。
01储能为何火?
储能赛道火爆,是市场、技术、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政策方面,去年用户侧储能补贴频发,叠加分时电价进一步拉大峰谷差价,可扩大储能电站套利空间,进而刺激用户侧储能需求增长。储能产品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
而在技术方面,中国的化学储能技术相对成熟,电池类储能产品毛利率较高,在国际市场上销量成绩优异。
可以预见的国内巨大市场空间+国外市场份额扩大,让储能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备受资本青睐。
02各路资本入局
目前,储能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国内市场规模较小。企业开拓储能业务成本较高,不少企业选择抱团进军储能。例如,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签下合作协议,共享储能市场;蔚蓝锂芯拟与广慧创投合资成立私募投资基金,用于储能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央企也正在大手笔投资布局储能赛道,以投资手段支持储能行业加速成长。在2022年至今,在对新成立的储能企业的投资中,出现了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能建、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央企的身影。大型央企进军储能赛道,能让储能概念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新型储能发展。同时,众多央企还多牵手头部储能企业,携手发力电化学储能领域,有利于加速储能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企业进一步发展。
03四种盈利模式
储能行业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初期。不过,已有企业在储能板块实现盈利。比如中创新航、中天科技、南都电源三家公司,经营策略各有不同。
1低价创收
中创新航凭借完整的储能电池解决方案与低价策略,已与国家电网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手握大量储能系统产品订单。2019-2021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从1.8亿元增长至4.5亿元,复合增长率约57%。
2全产业链布局
中天科技在储能领域历经11年沉浮,2012年以通信后备电源产品出发,2016年开始参与分布式储能示范项目,2018年参建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目前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在电网侧储能电站、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配套率能超过95%。公司还掌握核心电芯技术,重视循环寿命,产品口碑较好。
中天科技2022年归母净利润30-33亿元,同比增长1547-1711%。储能业务持续发力。
3聚焦+出海
南都电源去年聚焦储能市场,并多次中标海外储能项目。与欧美、亚太等主要大型能源公司,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不同领域均已实现各种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在海外设立了多个子公司。高达亿元的海外订单,将对公司储能业务拓展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产品创新
盛弘股份以储能变流器及半集成储能系统产品为主,预计2022年全年盈利1.95-2.45亿。曾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将多组电池分散接入储能变流器,可降低能耗,降低电站成本,形成产品优势。
此外,与南都电源类似的派能科技,90%以上业务为储能,精准定位海外家用储能市场,通过产能释放+产品提价,在海外对应需求高增环境下,2022年盈利6.45亿元,同比上升156.52%。
盈利企业亦吸引更多公司与投资入局储能,中国的储能行业正加速成长,2022年多家储能公司出货量翻倍。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热度也超前全球最活跃,中国在各新型储能领域专利申请的总量均为第一。
原标题:储能赛道:装机增量已超去年,企业盈利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