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泛造福巴基斯坦民众。
背靠巍峨的喀喇昆仑山脉,高峡之间一片平湖,汩汩流水转化为清洁便宜的电能;面朝湛蓝的阿拉伯海,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平稳运行,为巴基斯坦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在成片沙漠戈壁地区,直流输电线路穿行贯通,整合巴基斯坦南北部电网,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因地制宜地运行,促进巴基斯坦能源结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沿线国家,巴基斯坦积极呼应中方倡议,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初步构想。201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能源合作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领域。
十年建设如火如荼,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基础设施为巴基斯坦解决了长期缺电带来的发展难题。“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广泛造福巴基斯坦民众。”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表示,稳定的能源供应有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巴基斯坦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关键助力。
瓜达尔港蓄势待发
海风吹拂,汽笛声声。在巴基斯坦西南边陲,瓜达尔港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瓜达尔地处中东、中亚、南亚的交汇处,位于波斯湾的入海口、霍尔木兹海峡湾口,靠近重要的国际能源航线,同时也是中亚等内陆资源国直线距离最短的出海口。为促进瓜达尔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国政府出资援建瓜达尔港,并于2013年承担港口开发运营工作,着眼瓜达尔港中长期发展建设。
“瓜达尔港实现了地区内港口物流通道从无到有的转变,为地区发展的可能机遇打下基础、做好准备。”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博说。随着港口设施的完善,从农产品散货业务,到化肥、民生物资等集装箱业务,停靠瓜达尔港的船只数量和业务种类不断增长。2020年,瓜达尔港新建了一座石油液化气接收站,并首次完成液化石油气进口业务。
2021年7月,为满足瓜达尔港发展需要,瓜达尔自由区北区启动建设。同步入驻开工的还有包括动物疫苗灌装、润滑油调配、化肥生产等民生企业,以及蔬菜种植、热带干旱作物育种等农业技术企业。随着一系列产业项目落地,瓜达尔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了满足建设用人需求,中国商务部在瓜达尔援建了一所职业培训学校,于2021年10月竣工,着重开展对当地劳动力的短期专业培训,让他们能凭借一技之长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随着瓜达尔港不断建设发展,周边交通基础设施逐渐联通。2022年6月,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瓜达尔东湾快速路正式通车。这条路南起瓜达尔港,终点与巴基斯坦10号国道相连,打通了瓜达尔港和巴基斯坦南部重要城市卡拉奇之间的交通运输通道,加强了瓜达尔港与巴基斯坦经济腹地的连接。
2022年11月,瓜达尔新国际机场跑道混凝土道面全线贯通,预计将于2023年9月全面竣工,新机场建成后,将和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等共同组成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巴基斯坦综合交通运输和机场网络。
2023年4月,巴基斯坦和伊朗恢复边境贸易,双方签署协议由伊方向瓜达尔港提供电力。两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也提上日程。根据规划,该管道有望在2024年建成,途径瓜达尔港向巴基斯坦南部地区提供天然气,瓜达尔港还将逐步成为地区天然气运输调配枢纽。
“瓜达尔每天都有新发展新变化,一个具有国际连通性的新瓜达尔正在走来。”瓜达尔发展局主席穆吉卜·卡姆布拉尼说,繁忙的港口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瓜达尔港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枢纽,瓜达尔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热土。借着走廊建设的东风,当地政府也在着力开发建设城市中心。
水电国标广受认可
“四台机组满功率运行,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发电量32亿千瓦。我们点亮了千万家庭,为工业园区送去电能,为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水电站全面商运一周年公众开放日,卡洛特水电站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莫亚兹·阿万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这座水电站。
一直以来,巴基斯坦面临能源短缺。虽然当地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北部地区险峻的山脉和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得基础设施开发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合作不断深入,这一局面正不断得到改善。据三峡集团卡洛特项目综合部主任李杰介绍,卡洛特水电站位于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5公里的吉拉姆河畔,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也是丝路基金成立后投资的“第一单”。
“中国团队丰富的建设经验和技术创新实力确保卡洛特水电站高标准建设。”中国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敏生说,巴基斯坦曾经长期使用以西方标准为主导的国际技术规范。随着巴方合作伙伴对中资企业技术优势深入了解,巴方对中国水电的技术能力、发展水平有了充分的认可和信任,卡洛特水电站也成为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投资项目。
卡洛特水电站还大力倡导属地化经营,项目建设团队中,一半以上为巴基斯坦当地员工。通过职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当地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提升,一批建设、管理水电站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起来。此外,项目还设立了“三峡奖学金”,选拔成绩优秀的当地学生,资助他们接受旁遮普大学和江西理工大学2+2联合培养,毕业后经选拔考试回水电站工作。
“卡洛特水电站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清洁的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机遇。”率领代表团参访的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表示,卡洛特水电站运营一周年来,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8万吨,为巴基斯坦缓解了能源进口所造成的高额外汇消耗。清洁的电能将有力促进巴基斯坦纺织、轻工业等部门提高竞争力,为巴基斯坦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核电传承发展佳话
1995年,季明力来到中巴合作建设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担任电气安装班的一名班长,认识了与他同龄的巴基斯坦普工拉蒂夫。拉蒂夫聪明好学、热情洋溢,时不时拉着季明力请教电工知识,两人在生活中也成了很好的朋友。1999年恰希玛一期工程结束,季明力回到国内,拉蒂夫继续留在C-2项目机组工作。两人虽然分别,却一直保持着联系。
2017年,跟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步伐,季明力再次回到巴基斯坦,惊喜地与老朋友拉蒂夫重逢。这时,拉蒂夫已是项目现场一名经验丰富的电工负责人。他们所在的项目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压水堆“华龙一号”首个海外示范工程项目。
“对我们来说,‘华龙一号’是无比宝贵的机会。”拉蒂夫说,从担任基础工作的建筑工人,到核电建造、生产的高级技术人才,“华龙一号”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为许多巴基斯坦人改善了家庭状况,使他们过上幸福生活。在“华龙一号”建设现场,像拉蒂夫和季民力这样中巴两国并肩建设的友谊故事还有很多。
2022年4月18日,K-3项目机组顺利通过验收,卡拉奇核电站K-2/K-3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两台机组每年将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当地2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华龙一号”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和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28年前,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1年前,“华龙一号”在巴基斯坦顺利建成投产。正如季明力与拉蒂夫的友谊,中巴两国长期不变、坚如磐石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两国核电领域长期合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作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再次闪耀。当地时间7月14日,巴基斯坦举办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C-5)破土动工仪式。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的第3台机组,也是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第7台核电机组,是中巴两国核能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华龙一号”的再次出口,是对其技术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经济性的有力验证,进一步提升了这一“国家名片”的国际影响力。同时,C-5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优化巴方能源结构,保障巴方能源安全,带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当地人民福祉,对推动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从被誉为“南南合作”优秀典范的恰希玛核电1号机组,到巴基斯坦首个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K-2/K-3项目,再到C-5项目,核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巴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两国核工业人在巴基斯坦并肩携手共同建设核电站,传承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顽强的奋斗精神,成为一段跨越世纪的发展佳话。
风电市场机遇广阔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一批特殊的货物正等待卸船——这是一批长近60米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呈流线型的叶片由复合材料制成,通体雪白,整齐地码放在货轮甲板特制的钢架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东院”)巴基斯坦风电项目群现场经理丹尼诗紧张而忙碌地安排着新一批风电机组安装计划。
从卡拉奇港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00公里,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南部的茫茫戈壁滩上,一排排风电机组整齐矗立。这里被称作巴基斯坦的“风廊”。这里的平均风速超过7米每秒,具备建设风力发电站的理想气候和地理条件。“在这样的戈壁滩上搞建设,地面温度长时间超过40摄氏度。有时,突如其来的大风刮起,工地上飞沙走石。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毫不退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回忆起最初在此建设萨察尔风电站的艰辛,丹尼诗感慨良多。
丹尼诗介绍说,考虑到风电的不稳定性和效率问题,在巴基斯坦,人们对发展风电一直存在许多疑虑。萨察尔风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14个优先实施项目之一,由华东院牵头开展项目的建设施工和运营维护。2017年,萨察尔风电站成为首个实现商业运营的中巴经济走廊签约项目,装机总量达5万千瓦。“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企业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出色的施工效率让巴基斯坦投资方印象深刻。”丹尼诗说。
萨察尔等一批风电项目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巴基斯坦风电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多个国际发展基金向在巴风电项目提供融资,巴基斯坦风电项目得到集中发展。据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占巴基斯坦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8%。
高压直流整合电网
七月,烈日炎炎,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的地面温度超过45摄氏度。贾韦德·阿里穿好防护服,系上安全绳,沿输电塔向上爬,地面越来越远。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默蒂亚里-拉合尔660kV直流输电项目(默拉直流)线路检修员,他的工作地点是距离地面60米高空。为确保输电线路连续稳定运行,他和同事们对输电塔进行计划检修。
“默拉直流是巴基斯坦电网系统的南北‘主动脉’。”巴基斯坦国家输配电公司常务董事阿卜杜尔·贾巴尔·汗介绍,巴基斯坦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北部地区长期面临用电缺口。默拉直流输电工程连通了能源资源丰富的南部地区,将为巴基斯坦电力协调供给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巴基斯坦首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默拉直流输电工程创造了巴基斯坦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和输电容量等多项新纪录。工程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总长达到886千米,连接了卡拉奇与拉合尔两座巴基斯坦重要工商业城市,每年可输送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2021年6月,默拉直流进入大负荷送电阶段,将巴基斯坦南部的发电能力与电能需求量最高的中部旁遮普省连接起来,有效提高巴国家电网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为拉合尔和周边地区民众确保了电能供给。
默拉直流为巴基斯坦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据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等多家知名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巴经济走廊电力成就及市场展望》报告指出,作为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默拉直流以高水平技术方案实现电能损耗小、传输距离远的输电模式,大幅提升巴南北部电力跨区调配能力,对水电、风电等清洁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进行有效调节,促进巴基斯坦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光伏改善当地民生
在巴基斯坦,光伏设备设施更广泛地将电能送达电网设施薄弱地区,为边远贫困地区民生发展带来帮助。
在干旱缺水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奎达市郊,一口太阳能抽水井下,当地农户阿里掬起一捧水撩在晒得黝黑的脸庞,清水汩汩流淌,流进周边农田。“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巴经济走廊!”阿里说,这几年在广播新闻里听说过中巴经济走廊,没想到这条“走廊”离自己的生活这么近。
2019年,中国政府在奎达援建5座太阳能供水站,抽取地下水补充当地供水管网,为缺电又缺水的当地民众展示了一套全新的清洁能源抽水解决方案。很快,高效、耐用的中国太阳能抽水井系统在巴基斯坦各地普及,尤其是电网建设难以触达地区,广受当地民众好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2019年起,中国生态环境部分多批次向瓜达尔地区民众援助太阳能光伏系统,为当地民众提供免费的电能供给,改善民生条件。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农村地区,中国企业还与巴基斯坦拉合尔能源培训研究中心合作,免费为当地从事光伏设备搭建、维修工作从业者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和操作技能。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深入巴基斯坦社会民生的毛细血管,巴普通民众感受到实打实的好处。”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抓住巴基斯坦能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痛点,结合巴基斯坦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多领域能源合作,显著优化了巴基斯坦能源发展结构。尤其是一系列家用太阳能设施的普及,给欠发展地区民生情况带来显著改善。
原标题:中巴经济走廊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