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前景和瓶颈在哪里?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会为汽车产业提供什么新机遇?上汽集团在上汽设计中心日前举办2023年的“智咖汇”媒体交流会,介绍最新技术发展,分享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与未来布局。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布局新能源车市场。上汽将以打造“科技生命体”为导向,从用户体验出发,利用一系列前沿技术,力图打造能够带来智能电动汽车极致加速体验的“强劲心”,安全、舒适体验的“敏捷身”和智能体验的“智慧脑”。
即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的800v碳化硅电轴,凭借更小内阻,提高了电驱动系统转化效率和整车综合效率,并将峰值扭矩提高到500nm,让电动汽车得以在三秒内轻松加速到百公里时速。2024年即将问世的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368wh/kg,助力车辆最大续航达到1000公里以上,在降低10%—30%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电池安全性。将于2025年全面落地的全栈3.0系统,依靠“中央计算+区域控制”逻辑,结合明年即将投入量产的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让车辆具有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
产品迭代的背后,是产业运作模式和创新路径的转变。过去的汽车设计“就车论车”,根据单一车型的定位和需求开发相应技术,而在科技井喷发展的今天,汽车研发被赋予了新的可能。
以上汽七大技术底座之一的“星云”纯电系列化平台为例,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一平台经历了从开发到量产的过程,孵化了智己、飞凡、名爵、荣威等多个品牌的多款电动汽车。其中,定位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suv的智己l7已于上半年上市,销量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主打舒适体验的飞凡f7则以连续两个月跻身20万元以上中大型纯电轿车前三;在国际上,基于“星云”平台打造的中国首款纯电全球车mg mulan,在欧洲市场表现出色,英国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5%,仅次于特斯拉。
“汽车工业最终还是要回归规模。”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零束科技ceo李君说。依靠七大技术底座,上汽得以整合内外部研发资源,找到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底层技术逻辑,高效、高质量开展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在这一技术基础上,旗下各个品牌得以聚焦目标受众,针对家庭用车、女性群体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多元化、梯度化的终端产品。
“面临新赛道的要求,我们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打磨好对于产品的定义。”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说,“上汽作为国际化公司,更要深度挖掘不同市场,努力在红海的竞争中开辟出蓝海市场。”
原标题:在红海中开辟蓝海市场,上汽集团全新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