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7月27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属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承担了大国责任、展现了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有以下几方面标志性成就。
一是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场合阐释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主张,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为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宣布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宣布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启动和稳定运行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这些都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是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了具有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得到国际社会共同认可。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了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是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中国这些年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了13亿千瓦,装机总量超过了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属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达162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我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正是由于风能、光伏等再生能源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大大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风电装机成本下降了35%—40%,不仅为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也为全球的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中国与沿线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经有43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建设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通过援助气象卫星、光伏发电系统,帮助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是加强对海外项目的环境管理。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明确的环保要求。我国企业在承建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环保理念。比如,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建立了“海龟孕育中心”,孵化放生1万多只小海龟。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保护象群生存家园,多次延长隧道、以桥代路。
原标题:中国这些努力大大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