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省上半年GDP总量超三万亿
从总量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广东、江苏今年上半年成功破6万亿,分别达62909.8亿元、60465.3亿元,山东、浙江、河南今年上半年GDP均超过3万亿元,分别为62909.8亿元、60465.3亿元、44125亿元、38717亿元、31326亿元。四川(27901.01亿元)、湖北(26259.22亿元)、福建(25547.8亿元)、湖南(23998.64亿元)、上海(21390.17亿元)、河北(20778.9亿元)、北京(20621.3亿元)则处于2万亿元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与广东的差距仍在进一步缩小,数据显示,广东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比江苏6.6%的增速低了1.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相较于去年同期,粤苏差距缩小,湖北反超福建,上海连超北京、河北。
近一半省份增速跑赢“全国线”
同比增速方面,今年上半年,31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5%),分别是上海(9.7%)、海南(8.6%)、西藏(8.4%)、吉林(7.7%)、内蒙古(7.3%)、浙江(6.8%)、甘肃(6.8%)、青海(6.8%)、江苏(6.6%)、宁夏(6.5%)、山东(6.2%)、河北(6.1%)、安徽(6.1%)、湖北(5.6%)、辽宁(5.6%)。另外,四川(5.5%)和北京(5.5%)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上海不仅增速达到9.7%,多个分项数据表现亮眼。其中,上半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5%。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3万亿元
整体来看,上半年沪苏浙皖都实现了高速增长,同比增速均远超过5.5%的全国平均增速,四地数据也均高于年初制定的全年目标增速。作为长三角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上半年新能源等相关产业,也成为了引领各地实现高增长的“爆发点”。上半年,上海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9.8%、57.8%和33.1%。作为制造强省的江苏,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占GDP比重36.3%,成为了江苏经济稳定恢复的“压舱石”。上半年,浙江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9%、9.4%和8.4%。安徽的新能源产业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安徽工业生产增速回升,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合计出口219.3亿元,增长51.7%,拉动安徽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
传统能源大省增速下滑
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三省份煤炭产量占比国内的70%以上,加上占全国产量接近10%的新疆,四省份的煤炭产量占据全国80%。在前两年煤炭行情上行周期中,这些省份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名靠前。2022年全国GDP增长了3%,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其中,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分别以4.4%、4.3%和4.2%位居全国省份增速榜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位,新疆也增长了3.2%。但是,今年上半年这些省份名义增长率大幅下降。相比2022年上半年,山西只增长了119.62亿元,陕西、新疆和内蒙古分别增加了250.86亿、263.04亿、505.85亿元。
东北经济持续向好
从经济增速看,吉林、辽宁增速跑赢全国,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28.17亿元,同比增长7%。而辽宁在今年上半年增长5.6%,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黑龙江增速虽然没有跑赢全国,但在一些重要经济数据指标上,也表现亮眼。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424.6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16.6%,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4.5个百分点。
原标题:从各省经济半年报看发展新动能:新能源与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