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必须挺起质量的大旗 作中国光伏品质的定海神针
品质问题,里面门道多了。可以一直讲几天。
首先,利益相关方之间似乎并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而是各朝自己的方向用力。这几个月,下游继续望穿秋水等待拖欠补贴发放,故对后市保持观望。上游对今年下半年前景也普遍茫然甚或悲观。经过去年下半年的资本支出狂欢,扩产的容量逐渐开始具备释放条件。基于第三季度供应量的预测,组件交货价格已经悄然走软。
这种情况下,从上游到下游,似乎都面临品质的拐点。每次下游企业招标,总是最低价中标。(理解下游企业有他们的系统的难处,尤其是国企)每次惨烈的投标,都是考验良心和挑战更低品质的时刻。以季度为周期,价格不断下探。根本原因当然是供过于求,下游有很大挑选余地,乐得看到采购价螺旋下降,顺势压低付款条件和延长期限,还可以看到招标周期内的各种表演。上游制造段憋着一口气,只要抢装来临,风水倒转,条件和数量我说了算。这种拉锯,其实根本没有赢家,每个人都很累。正周期与负周期之间利益是相互抵消的。
制造业的品质和成本控制时需要稳定的生产,稳定的技术革新倒入及持续改进作支撑的。生产忽上忽下,供应链疲于应对,技术研发没有长期积累的技术改进,所有的价格变动都必然是脱离真实成本的非理性决策,沦落为追逐市场份额的畸形经营。过度透支的成本,会使得品质管理和品质制造受损。在供应链的日常监理中,不断有将材料的参数下降到危险程度的报道,还有各种偷换材料或者使用劣质材料。最终,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例如,在支架这一关键的部件上,部分观察到的项目,强度和尺寸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计算。金属材料本身的标号很可疑,水面
光伏防腐工作达到可笑的程度。在高湿环境,农业应用,山地和沿海多风地带,强度和耐腐蚀安全系数非常之低,难以想象可以撑过十年。国内的市场状况是,所有供应商几乎都可以拿出各种合格的检测报告,认证资料。现实却是现场的状况惨不忍睹。对比欧美日的光伏电站,又岂是一个“不负责任”一词可以形容。大大小小的错误,从设计的缺陷,到无所不用其极地降成本,还有施工的粗暴随意,每个环节的扣分导致最后的电站质量令人堪忧。国人在品质管控态度上的猫捉老鼠游戏还要玩多久?
没有认真地买家或者用户,缺少有情怀的供应商,行业不可能进步。最有可能结果是一锅粥,所有人都烂在里面。无意美化欧美,但是切身体会日本、德国甚至美国的企业行为,严谨和认真是最常感受到的。每个人都会反复推敲,优化方案。有严格清晰的认证程序。其对产品品质的定义有明确的文件,规范完善。检测机构也是靠谱的。整个系统使用的人手较少,附加或者不可预测成本低。另外,基于历史经验,日德企业深知,频繁调换供应商会增加可观的成本和增加不确定性。即便速度慢一点,也要保证制造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合规达标。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是争分夺秒,品质细节不可能得到保证。
有时我们会觉得德国人和美国人怎么动作这么慢啊。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粗放的管理最终会给投资者带来严重后果,压低回报率。严肃科学的管理者才是认真的食客,对自己作品负责的食客。在发达市场的光伏电站投资环境里,舆论监督也起到积极作用。这点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看上去,单靠自我约束似乎还不能走到发达经济体的严密体系。行政指令属于隔靴搔痒,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