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说,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进入快速提升阶段。
2020~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及预测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084万辆,其中,我国销量688.4万辆,同比增长96.9%,渗透率25.6%,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8.3%。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重,这就给汽车轻量化新材料带来巨大机遇。
同时,随着全球“双碳”目标加速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如旭日东升。我国2022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容量8.6吉瓦(860万千瓦),全球占比36%,居全球首位。
新型储能包括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包括机械储能、热储能和电磁储能,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形式储存,或将电能以电磁能形式直接储存。化学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和氢储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时通过电化学反应释放电能。
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越,是电化学储能的主流路线,在2020~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据94%的份额。
预计未来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仍将以超过50%的年均复合增速快速发展。到2025年,储能锂电池出货将超430吉瓦时,到2030年将达到1430吉瓦时,形成锂电池第二个万亿级赛道。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双轮驱动,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738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130%,2020~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预计2023~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突破900万、1100万、1300万辆,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接近1太瓦时(1000吉瓦时),市场销售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从封装工艺看,虽然近期多家企业推出大圆柱电池产品,但短期内方形动力电池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从产品结构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成本、安全、循环寿命方面具有优势,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年一季度占比达68.2%。
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主要是化工材料。
正极市场,2022年出货量185万吨,市场规模增两倍,近4400亿元。其中,三元材料占比约51.7%,但呈逐年减小趋势;磷酸铁锂材料占比逐年提升,已至37.7%。
负极市场,2022年出货量140万吨,市场规模增至755.4亿元。其中,人造石墨市场占有率84%、天然石墨市场占有率15%。
电解液市场,2022年出货量85万吨,市场规模增至65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电解液市场占有率68.7%、储能电池电解液市场占有率12.4%。
隔膜市场,2022年出货量130亿平方米,市场规模增至176.5亿元。其中,湿法隔膜相较干法隔膜更轻薄,市场占有率达78.7%。
新材料的优化改进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正极材料包括高镍、无钴、单晶、四元、磷酸锰铁锂、高电压钴酸锂等,负极材料包括硅氧、硅碳、硬碳等,隔膜材料包括高耐热涂层等,电解液包括高电压、宽温域电解液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2025年出货量分别达450万吨、300万吨、300亿平方米、2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4.4%、28.9%、32.1%、46.9%。
原标题:动力电池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