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新型储能上半年“成绩单”,去年以来,储能产业的大爆发再一次得到了数据验证:半年新增装机量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据公开数据统计,国内百余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融资金额预计超过1700亿元。
诸多信号显示,下半年新型储能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有机构预测,2023全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达到15GW-20GW。新型储能被认为是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成长性与确定性最好的行业之一。
行业高度活跃,资本积极涌入,与大好前景并行的,是经济性不足、盈利模式尚未成熟、成本高效益低等痛点,“摸着石头过河”的储能企业如何共同摸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仍是全行业下一步亟待突破的重点。
抢装潮背后:成本难消化,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新型储能产业的野蛮生长,离不开国家“双碳”目标的加持。随着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资源的需求随之增加,大型地面电站等“强制配储”项目贡献了上半年超过98%的储能新增装机量。
在抢装潮盛况背后,行业内对储能项目更清晰的商业模式与更稳定长久的盈利模式无不显现出担忧。据了解,目前新能源配储模式的收益来源主要有新能源消纳补偿以及减少弃风弃光补偿,用户侧配储的主要收益来源为峰谷电价套利及政策补贴。
“储能赛道火热,但盈利模式确实过于单一,有待完善成熟,目前大家都在摸索中。” 青岛某新能源公司储能项目市场负责人魏先生介绍,作为新布局储能赛道的新兴企业,在大型电站项目中不占优势,因此,用户侧储能是他们重点发力的方向,国内客户以工厂、产业园为主。
“虽然目前大多数储能设备应用于发电侧和电网侧,但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布局用户侧市场。”魏先生表示,尤其对于新入局的中小企业而言,潜力无限的用户侧储能是未来市场角逐的重要战场。
今年以来,在各地拉大峰谷价差政策加持下,用户侧储能的市场热度也持续高涨,仅在2023年6月份,全国共备案了250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规模合计2.7GWh。在国际市场,户储市场前景更为可观: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2025年全球户用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18.4GWh,三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62.7%,户储市场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何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魏先生发现,传统的“生产-出售”的产品买卖模式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越来越困难。“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太长,即便国家鼓励、政策补贴,但实际很少有企业有能力投、愿意投。”魏先生表示。
商业模式探索:投资1800万8年回本,年回报率6.11%
作为新兴市场,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在尚未明朗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储能企业正在加速实践不同的盈利模式,试图打破成本消化难、政策有待完善的行业掣肘。
魏先生介绍,“引入第三方投资平台”是目前用户侧储能企业可行性较高、已有成功案例的模式,也是有望成为未来行业主流的商业模式之一。
以近期在合肥推进的一个项目为例,魏先生详细解释了其公司正在试行的一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企业A引入第三方投资平台C公司,购买并持有10MHW的工商业储能设备,在B工厂安装并投入使用,设备+施工总计投资金额共1800万元,其中投资方C公司与业主B工厂签订15年合同,分成比例为85:15。按当地当前政策估算,15年峰谷价差共收益4500万元,此外,政府一次性补贴300万元,双方各持150万元。其中,15年合同期内,储能设备需更换一次电芯,约450万元。最终,预计投资方C公司8年可收回成本,投资回报率约6.11%。
“按这种模式计算,只有峰谷价差超过0.8元的地区才具备投资价值”,魏先生表示,目前峰谷价差仍是影响用户侧储能经济性的关键要素。
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最大峰谷价差超过0.8元/kWh的地区仅15个,包括广东、海南、湖北、浙江、吉林、湖南、山东、辽宁、重庆、江苏、河南、安徽、四川、广西、内蒙古。此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企业集中度较高,据储能网数据,截至2022年底,排名前十的EMS企业就占据了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们实际业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可投资的区域有限,市场竞争格外激烈。”魏先生坦言。
并购、退市,内卷加剧
“去年有意向和我们谈并购的一家企业,当初因价格问题最终未谈妥,前不久听说公司已经没钱了,无法运转了。”魏先生表示,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大批量竞争力不足的企业正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今年可供我们选择并购的企业更多了,很多企业都在等待融资。”
2019年以来,储能行业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在企查查搜索“储能”关键词,就可得到超过13.7万条结果。对多如牛毛的竞争者而言,热度高涨的储能行业看似“遍地黄金”,实际上,激烈的竞争格局考验着每一位入局者。
行业的进进出出实际上早有直观表现,在大量企业涌入的同时,不断传来跨界储能公司退市的消息。7月12日,跨界切入六氟磷酸锂领域,并进行大手笔投资扩产的必康退被摘牌;7月25日,又一家跨界储能的公*ST宋都终止上市暨摘牌。
今年8月,史玉波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的数量差距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调节作用;储能产业存在过剩及安全的隐患,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配储的实际利用率不高,新型储能可以实际参与交易的品种仍然有限,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不完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与过剩是常态,对企业而言,“剩”者为王是行业永恒的生存法则,而行业现存的问题指向的则是脱颖而出的机会。
“终端市场的竞争或许能够促进新型低成本、高安全储能产品的推进,例如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的钠离子电芯。”魏先生表示,除了加速聚焦技术研发,在产品安全性、高效性方面重点突破外,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积极探索“让资本更有想象力的核心竞争力”。
原标题:峰谷价差超0.8元/kWh才有投资价值,爆火的新型储能只能靠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