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科力远加码布局碳酸锂 多家上市公司拓展储能赛道
日期:2023-08-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t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不同公司的碳酸锂业务,差异并不体现在终端产品上而主要体现在上游的矿资源、碳酸锂的生产技术以及尾端的环保处理三大环节中。在这些领域,公司具备独特技术优势,尤其是我们拥有改良型的提锂工艺,帮助公司更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当日早些时候,科力远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传统镍氢电池基材及电池业务;二是锂电材料业务;三是储能业务,未来将作为公司主要核心业务。公司还表示,目前其已掌握了丰富且优质的上游锂矿资源,3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项目已建成1万吨产能建设,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体现业绩。

从供应链稳定角度长线布局储能业务


据悉,2023年1月30日,科力远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正式动工,首期1万吨建设目标已于今年7月28日达成,后续2万吨产能也在抓紧建设中,预计2023年一季度建成。

“公司目前加码碳酸锂业务,也是为以后的储能业务提供支撑。我们从2011年开始介入储能板块,目前已在储能业务领域具备了特殊的技术路线。未来,公司的主要业务会是储能。”2022年年报显示,科力远正积极开拓储能电池应用领域,除大型储能柜外,还向家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产品发展,多渠道多线路开展储能业务。

“锂电材料是储能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加码锂电材料业务为储能业务的开展作准备,不仅能提高储能产品的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竞争力,实现业务的垂直整合,还能借机积累更多技术与经验,提升公司在锂电领域的整体竞争优势。”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智帆海岸机构首席顾问梁振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艾瑞咨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从新增储能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产业前景广阔引上市公司动作频频


除科力远外,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加码布局储能业务。例如,亿纬锂能发行可转债拟募集不超70亿元资金,其中“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0亿元;智光电气签约2.86亿元储能项目订单,并宣布对外投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美的集团收购科陆电子,扩充储能业务版图等。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储能赛道,关键原因在于储能产业前景广阔。风电光伏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但风电光伏发电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他们需要储能技术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动汽车等消费端的很多产品,也都离不开储能技术。当前,中国各级政府也对国内储能产业给予了明确支持。这些因素都为上市公司加码布局储能板块提供了支撑。

8月份以来,广州、佛山、天津等多地均出台了针对储能产业的扶持政策。例如,8月9日,佛山市工信局发布《佛山市促进新型储能应用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对新建成并网运营且装机规模1兆瓦以上的工商业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按照储能装机容量给予项目业主最高100元/KWH的事后奖补,单个项目奖补金额不超过50万元。

梁振鹏进一步指出,锂电池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为国内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储能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和电动交通的发展,储能设备需求将持续得到释放。”

原标题:科力远加码布局碳酸锂 多家上市公司拓展储能赛道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东方财富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