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年薪600万也要走!光伏为何爆发高管离职潮?
日期:2023-09-0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nxinr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今年以来,伴随光伏行业的大规模扩张潮,高管离职潮也愈演愈烈。

最为典型的是硅料龙头大全能源。8 月 4 日,大全能源宣布,董事张龙根与总经理周强民双双辞职,辞任后两人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司同时聘任王西玉为总经理,以接替周强民的工作。

更早的还有通威股份前董事长谢毅、爱康科技前常务副总裁朱治国、东方日升前总裁孙岳懋,天合光能前董事、副总经理曹博,协鑫能科前首席执行官、联席总裁王振辉等,都相继离职。

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截至发稿日),光伏行业已有 51 家上市公司发生人事变动,涉及 95 名高管离职。

高级人才的流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行业竞争的白热化。那些伴随光伏产业走到高景气阶段的资深从业者们,正迎来新的职业选择。随着抢人挖人大战的上演,圈内也增加了许多各种版本的 " 爱恨情仇 "。

" 很多行业已经固化,没什么新的机会,光伏人才流动大恰恰说明行业发展不错。跳槽涨薪是一定的,但更多的还是看未来的机会,光伏行业 P 型向 N 型时代的转换会诞生新一波财富机会,我们希望搭上这班车。"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她刚刚从光伏上市公司,跳槽到一家新成立的 HJT 企业担任中层。

1

核心高管缘何留不住?

损失最惨重的是大全能源。

" 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张龙根先生、董事兼总经理周强民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8 月初,大全能源的一则公告引起行业震动。加上今年 6 月宣布离职的大全能源质量总监、副总经理谭忠芳,今年大全能源已有 3 位高管离职。

某业内人士认为,三名高管接连辞职,与大全能源业绩不理想有关。今年上半年由于硅料市场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多晶硅价格下跌,大全能源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超过 40%,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更是超过五成。这也是大全能源自 2021 年上市以来,首次中报业绩出现下滑。

大多高级职位人才,都背负了较大的业绩压力。因此,受业绩不佳影响,另谋其位的并不少见。" 今年光储企业的业绩压力巨大,各环节都竞争激烈,上半年各家任务完成率仅 37%,势必逼走部分扛了翻倍 KPI 的企业高管。" 光伏行业观察者、" 策哥论光伏 " 创办人胡志强告诉记者。

中利集团副董事长董曙光的辞职,是公司业绩不行高管离职的另一种类型。近四年来,中利集团连年亏损,还背负了近 80 亿元的巨额债务无力偿还,已经走至被破产重整的地步。面对中利大厦将倾的局面,董曙光已 " 无力回天 ",只能黯然离开。

除了业绩压力,胡志强认为,光伏高管离职还有另一大主要原因是高层内斗和利益分配不均。

他对记者举例称,某龙头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围绕 TOPCon、HJT、IBC 等多条技术路线均有不同技术团队在同步进行,团队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一旦研发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其研发负责人就容易被排挤,最终导致离职。还有部分大厂,因上市股权分配不均而引发公司老团队与新势力的争斗,最终失败一方被出局。

除了上述情况,企业间的相互 " 挖角 " 导致光伏高管离职的情况更多。往往是行业排名在前列、业绩优秀的企业,面临被 " 挖角 " 的挑战更大。较大一部分担任要职的高管出走,是由于干得不错而被同行业挖走,另外自立门户去创业的也不在少数。

跨界光伏的华东重机,今年就从爱康挖得一位重量级高管——朱治国。朱治国曾任天合光能首席运营官兼任组件事业部总裁、腾晖光伏总裁及爱康常务副总裁,有着多年的光伏行业项目运作及管理经验。

朱治国从天合光能离职后,工作职务就变动较为频繁。去年 10 月,朱治国出任爱康科技公司常务副总裁,之后仅隔半年就再次离职,跳槽到华东重机担任光伏业务负责人、常务副总,同时兼任华东光能、徐州光能总经理。

通威前董事长谢毅,则是离职创业的代表人物。今年 3 月,通威换帅,谢毅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后,成立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 32GW 的电池片项目,主打 N 型 TOPCon 技术路线。

在业内被 " 争夺 " 的优质人才,从履历来看,大多都有龙头公司的工作背景,这也是光伏新势力挖人看好的 " 光环 "。

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就先后向业内新势力公司输送了一批 " 一把手 ",被业内为 " 黄埔军校 "。例如,沐邦高科总经理郭俊华、保碧新能源 CEO 金锐、前大全能源董事张龙根等,最早都出自晶科系。

据统计,今年离职的高管中,副总经理、副总裁级别最多,有 26 名;董事长、总经理级别其次,有 12 名。两者合计 38 人,由此推算出,企业核心高管的占比达到四成。此外,财务人员、独董、董秘都属于流动频繁的岗位。

2

高薪、股权、职权的 " 诱惑 "


业内流传一则跳槽传说称,某光伏高管两年前率团队辞职,现在个人身价已有 24 亿。另一位头部组件企业的总经理被挖走后,不算年薪,光股权现在就值 8000 多万……

这些坊间故事,激荡着光伏高管们的内心。事实上,影响高管离职的因素中,高薪的因素确实不可忽视。

2022 年某知名组件企业的多位高管离职,原因就是公司的薪资与股权激励水平在行业内较低。以公司离职 CXO 级别的一位高管为例,其年薪为 400 万元左右,同时持有上百万股公司股票。虽然乍看待遇相当优渥,但在同行高价挖人面前并没什么竞争力。

这些出身行业龙头、有着丰富光伏项目运营成功经验的老将,成为被各方争抢的对象。高薪、股权,还有更高的职务、更大的决策权,都给这些光伏高管们极大的诱惑。

胡志强对记者表示:" 销售端的负责人跳槽起码可以涨薪 20%,技术端则更高。" 另有光伏人力资源集团首席业务运营官也表示,现在基本上年薪 30 万元的候选人都很容易拿到 45-55 万元的年薪。

除了高薪,大方的分享公司股权也是挖人者的常规承诺。如华东重机对朱治国就被给予无锡宇杰 66% 股份待遇。无锡宇杰是无锡华东光能的控股股东,前者持有后者 25% 股份。据此推算可知,朱治国持有无锡华东光能 16.5% 股份。

近三年净利率一直为负的华东重机,如今将转型的希望寄托在光伏业务上,朱治国可谓肩负重任。在雇主方来看,能用股权换得一位光伏大佬的全力辅佐,实现企业翻身,还是很划算的。

高薪 " 抢人大战 " 背后,根本原因是大量的跨界企业和新势力亟需有经验的管理者引导指路。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透露,2022 年初至 2023 年 4 月底,我国光伏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超过 460 个。尽管实际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此庞大的扩产规划基数上,人才需求旺盛是自然的。

为了留住人才,2022 年光伏行业普遍推出一波涨薪潮,薪酬水准相比此前有较明显提升。例如,通威前董事长谢毅,就以 638.73 万元年薪名列 2022 年度光伏行业薪酬第二;行业第一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大全能源总经理周强民,年薪 674.11 万元。

但为何高薪之下,很多公司依然无法留住人?

有行业投资人对此表示,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相比百万年薪,不差钱的核心高管更看重个人发展。" 比如更大的权限,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经营决策上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也是一些高管离职的缘由之一。"

3

离职创业的 " 另一条路 "


离职创业,是一些能力强、资源深厚的光伏高管的选择。代表人物除了通威前任董事长谢毅,华为智能光伏前总裁许映童也是典型代表。

这类龙头企业出身的大佬级高管,具备了从零到一开创新事业的能力,很容易收获资本方的认可。如果他们本人有离职单干的想法,与资方很容易就 " 一拍即合 "。

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明星高管离职创业,只要方向对、资源够,成功的概率就很大,资本很看好这样的项目。有两位光伏高管离职创业,很多资方想塞钱给他,最后还 " 投不进 "。

谢毅创办的和光同程,就吸引了包括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煊炀光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重量级投资方。

许映童创办的上海思格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仅 3 个月就获得了数亿元的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等,截至今年 5 月,上海思格已累计融资近 6 亿人民币,现估值近 30 亿人民币。

" 目前来看,体面离职的总裁级别的高管,七八成都选择了去创业。创业搏一把,未来无限可能,当然要比做职业经理人空间更大。" 胡志强对记者表示。

新技术的迭代、新资本的涌入、可以预期的巨大市场空间,都让光伏行业 " 遍地都是创业机会 "。抓住机会,往往就能创造新的传奇。

一道新能创始人刘勇曾先后担任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 ( CTO ) 、首席运营官 ( COO ) ,隆基组件事业部总经理,中来股份副总经理等职务,后于 2018 年创办一道新能,定位于新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深耕光伏电池、组件以及分布式电站环节。

一道新能用了四年时间,就从初创企业晋级为行业头部公司,2022 年底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八,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光伏 " 独角兽 "。

这些成功的创业案例,对光伏高管离职创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4

挖人留人 " 攻防战 "


光伏人才的流动,搅动了一池春水,避免了行业陷入死气沉沉。但抢人挖人大战的上演,也给很多企业带来严重困扰。

" 光伏圈子不大,人来人往是正常现象,但抢人挖人确实带来很多问题。薪资预期被抬的很高,不给年薪百万、不配股权分红,似乎就没诚意。实际上光伏行业利润水平不比互联网、金融高,工资也不可能跟它们比。薪酬预期抬太高,最后是招人难,找工作也难。" 前述光伏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跟随人才流动,最直接的问题是带来技术专利权的纠纷。而有的公司在技术竞争上打不过,也会用挖人来偷技术。

" 从表面上看,技术人员跳槽比较少,这其实是因为技术人员的跳槽都比较低调。由于光伏行业发展正在由 P 型向 N 型转型升级,电池片环节跳槽的技术人员尤其多,很多人走就是带着技术走的。" 胡志强告诉记者说。

胡志强表示,受制于竞业协议限制,有些技术人员走的是 " 隐形 " 跳槽路线,比如入职不敢用自己真名,有的会借用兄弟姐妹的名字。" 这些做法没法细究,细究起来就是专利权官司 "。

核心技术骨干的流失,让被 " 挖墙脚 " 的企业叫苦不迭。为留住核心高管,或最大程度减轻影响,很多光伏企业也费尽心机。

某光伏中游公司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由于高管离职带走技术,该公司就派出卧底人员潜入同业公司,待集齐证据后,提请劳动仲裁,要求前高管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并支付高额违约金。

前述光伏资深人士对记者透露:有些光伏上市公司为了留住人才,除了公告的年薪、股权外,还会有另外的渠道发钱。有些是高管们成立公司,以业务往来的形式发钱,实际工资比公告的高很多。

"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合理避税,另外也是怕亮明价格容易被其他公司挖。" 该人士补充说。

员工持股的方式,是很多上市公司留人的常用手法,如晶科、隆基、天合都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措施,对维护员工队伍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晶科电力在今年 4 月推出的 2023 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包括在公司任职的董监高和核心管理人员 136 人。

当然,股权期权也是 " 金手铐 ",只有安下心来与公司长期共同发展,才能享受到高额回报。有些公司为了留人,会在股权上增加很多限制措施,如某组件龙头,其员工持股平台设计了四层股权架构,相当于加了 " 四把锁 "。有的企业对高管减持套现做出限定," 需要服从公司统一安排 ",并非是随时就能套现走人。

但实际上," 金手铐 " 也未必都能达到效果。人才就像握在手中的沙,抓得越紧流走越快。一个健康增长的行业,人才正常流动非常符合逻辑,人才的高速流动往往说明行业正处于高景气度。

光伏高管离职潮的背后,是行业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人才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行业发展角度看,不是坏事。人才开枝散叶,全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要比捆在少数几家企业都没前途要好得多。

原标题:年薪600万也要走!光伏为何爆发高管离职潮?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华夏能源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