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燃油车“主场”地位逐步被新能源车取代,中外车企“角色”也在加速互换。
今年以来,大众、奥迪、福特等一众合资品牌宣布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达成相关合作,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燃油车“主场”地位逐步被新能源车取代,中外车企“角色”也在加速互换。如今外资俯身向自主品牌取经案例频现,意味着我国自主品牌技术创新实力愈发受到国际巨头重视和认可,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技术引进”正式迈向“技术输出”新阶段。那么,外资频频入股中国车企,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机会?
合资品牌表现不佳
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厂优势尽显,而随着新能源转型浪潮下中国本土品牌强势崛起,合资品牌已呈现出一副连连败退的态势。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7月,自主品牌零售94万辆,同比增长15%,国内零售份额为53.2%,占据车市半壁江山。而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9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1%;份额上,7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5.8%,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据了解,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进展缓慢是其市场受挫的重要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指出,合资品牌大多为传统车企,由于舍不得长久以来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巨大投放,因此转型偏慢。
“在燃油车时代,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车企手中,中国自主品牌处处受制于人。现在,借助新能源汽车东风,中国品牌已多方面赶超跨国车企。三电系统、BMS电池系统、汽车芯片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产化能力。”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在,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愈发成熟,不会盲目认为‘百年品牌就一定好、合资品牌就一定好’。国内消费者如今对新产品的接受度、对新品牌的包容度都比较高。很多合资品牌可能也没有想到,对于汽车这样一个耐用消费品,中国消费者竟然如此敢于尝试新品牌、新产品。”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明超指出。
瞄准自主品牌智能化优势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产销市场。无论欧美日韩车企对于电动汽车采取何种态度,不能放弃中国市场是合资品牌的战略底线。为迎头赶上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再度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选择与中国自主品牌携手共进。”章弘表示。
在自身技术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外资巨头纷纷将寻求外部合作视作“救命稻草”,而自主品牌车企智能化技术则是外资车企关注的重点。大众斥资7亿联手小鹏补齐智能短板;奥迪与上汽集团展开合作,双方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一个个合作的背后,是合资品牌重压下的攻守转变。
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以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为例,分析表示:“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智能化表现颇为优秀,大众汽车集团自身电动车发展缓慢,通过入股的方式,从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中汲取造车新势力的精髓,是一种明智选择。”
智能化时代,中国自主品牌为何能够先行一步?“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一张名片,原因在于最先开发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其创业者无一不是来自互联网企业。在燃油车机械制造的百年赛道上,欧美日韩各家车企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网联,完全开启了另一个赛道,让自主品牌有机会领先。”章弘指出。
“不过,我们也不应忽视和轻视外资车企的优势。”章弘强调,外资车企在资金、研发、创新迭代、销售网络与模式、人才,特别是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粉丝等诸多层面,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外资车企转型以及与中资企业的合作,将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优质的资金、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和创新迭代的工匠精神。
抓速度也要兼顾质量
总体来看,当下,自主品牌已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上全面实现领先。燃油车时代,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合作,往往是外资车企带来技术,而如今,中国车企“技术反向输出”时代已经到来。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车企如何在智能化时代中持续保持竞争力?
章弘建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30%,而我们必须看到还有70%的机动车是机械制造的燃油车。这就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全面的智能化、网联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保持智能化时代的竞争力,还要关注应用环境的综合全面发展。前者是速度,后者是质量。我们不可以只抓速度不顾质量,否则即使智能网联车型可以智慧、安全地避开交通隐患,也无法保证非智能网联车型不来追尾。看待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一定不可以用立场替代科学,用情绪替代规律。”
章弘进一步指出:“中国消费者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因此,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可谓瞬息万变。而当下合资品牌推出的车辆,即使其性能依旧完好、物美价廉,但是缺乏推陈出新的变化,没有能够跟进市场日益求新的需求。今后,无论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必须紧跟市场日需求,推出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新车,才不会被淘汰。”
原标题:智能化和网联化成自主车企“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