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煤炭物流运输能耗高、污染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东胜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结合呼包鄂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求,实施了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以布局数字陆港为撬动点,扩展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场景,加快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助力构建高效的绿色物流网络。“十四五”期间,拟在呼包鄂乌建设数字陆港24处、充换电站44处,加氢站2处,投运新能源重卡3000辆,实现年煤炭发运量6000万吨,将推动“风光氢储车”一体化运营发展,带动车辆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等产业集聚,建成呼包鄂乌“车桩网源”一体化的绿色智慧煤炭储运集散地,打造内联外畅的区域总体空间格局,实现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开放共享的呼包鄂乌区域枢纽现代物流网络。
一、主要做法
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采用“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运营模式。主要通过“四点三段”甩箱运输方式,集中高效调配,分段协作提高周转效率;使用新能源重卡承运,实现节能减排;增加数字陆港环节,发挥陆港枢纽、库存前移作用,根据煤矿、电厂实时装卸计划,灵活调度,减少排队造成的拥堵,从而提升周转率;选择集装箱装卸,换装效率高,储运煤炭具备货物安全、燃点预警、密闭防漏等功能;搭载智慧物联科技平台,数字化连通车辆、正面吊、场站等设施设备,打通各端口全链条数据化通道,可视化管理、精准管控。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新能源数字陆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项目,优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现有陆港及充换电站布局。将独立占地的陆港、充换电站、新能源电站以及其他新能源配套建设项目纳入地区年度用地、用电规划,优先安排土地供应和电力接入。目前建成东胜万利、包头河西陆港共2处,总占地面积300亩,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吨,储煤量60万吨;配套集装箱640个,重型机械3台,建成充换电站8处。
(二)推广使用新能源重卡,实现节能减排。出台《东胜区能源商用车推广运营方案(试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新能源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培育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的市场环境,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在矿山运输、区域物流、煤炭运输场景率先示范推广应用一批新能源车辆,提高新能源重卡运营比例,在数字陆港最大程度应用绿电,作业全程“减碳化”,逐步实现“零碳化”。经国家环境保护部认可的第三方公司测算,现运营的燃油重卡按年运营20万公里计算,单车碳排放量约204吨/年,产生扬尘颗粒污染物约0.6吨;若投用1万辆新能源重卡可减少碳排放约204万吨/年,减少低空扬尘颗粒排放物近0.6万吨/年。购置新能源重卡762辆,已投入运营397辆,新能源运输发运量达到333万吨。
(三)转变运输方式,提升周转效率。改变传统的直线运输,通过“四点三段”甩箱运输形式,以煤矿、东胜数字陆港、包头数字陆港和电厂为四点,在四点进行甩箱数字化调度,发挥陆港枢纽、库存前移作用,根据煤矿、电厂实时更新装卸计划,集中高效调配,分段协作提高周转效率,传统车日周转率为1趟,新模式下日周转率为3趟,运输效率相比提高3倍。
(四)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打造智慧物联科技平台。紧跟“十四五”整体战略方向,加快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加快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搭载智慧物联科技平台,数字化连通车辆、正面吊、场站等设施设备,打通各端口全链条数据化通道,可视化管理、精准管控。此外,商家还可通过智慧物联平台的超前存储、运输跟踪等功能,对煤炭实现全程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形成“运煤不见煤”的闭环环保产业链。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运营模式,在运营成本、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绿电消纳空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减少运营成本。经测算,燃油重卡使用柴油约0.4升/公里,折合2.8元/公里;新能源重卡用电平均1.8度/公里,按全成本1.15元/度计算,折合2.07元/公里。在同类场景下,新能源车较传统燃油车节省能耗0.73元/公里,综合能耗成本降低近1/3。按年运营约20万公里计算,单车可减少能耗成本14.6万元/年。新能源重卡市场售价约65万元,燃油重卡单车售价约30万元,预计运营2年半即可弥补购车差价。
二是带动产业发展。以投运1万辆新能源重卡测算,项目实施将推动整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风光电设备、三电配套、高端零部件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拉动年产值近200亿元,助力鄂尔多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提升绿电消纳空间。投运1万辆新能源重卡年运行20万公里将消耗40亿千瓦时电量,约占全市“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总量的2%,带来1500兆瓦风电或2300兆瓦光电消纳空间。
四是提升煤炭等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2023年5处陆港、7处充换电站建成后,年吞吐煤炭总量可达3000万吨,占东胜区全年公路运输总量近48%。项目将搭载煤炭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推动资金、物流、煤炭质量等信息数据化、透明化,有力推进煤炭交易标准化,提升煤炭定价话语权。
五是提升企业参与度。构建开放平台体系,政府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稳定煤炭物流供应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地方企业、金融资本、煤炭产业、物流行业参与投资建设。
三、经验启示
一是可推动数字平台的市场应用。通过智能物流调度、集装箱管理、交易结算、能耗监测等平台,可将运输工具、物流设备标准化对接,促进货物运输、进出港、充换电等环节自动化、便捷化。对销售煤炭的运输轨迹、价格、煤质、数量,运输车辆能耗、碳排放等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分析,形成透明化、标准化数据。为政府、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地区统筹碳汇交易、引导煤炭线上交易、减少税源外流、增加财税收入、提升煤炭等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提供支撑。
二是可推动绿色物流持续发展。新能源数字陆港建设可为当地煤炭物流带来提质、增效、降本等效益,可将传统车辆散装变为集装箱式集中运输,通过新能源重卡运至电厂等终端,同时也能够实现公转铁等多式联运,也为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在经济、社会、环保效益上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三是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数字陆港建设可推动新能源重卡整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风光电设备、三电配套、高端零部件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大幅拉动行业产值,助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四是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新能源数字陆港满产后,将形成大型煤炭物流集散地,提升能源安全高效绿色环保运输能力,煤炭年吞吐量大幅增加,将成为推进煤炭保供、煤炭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煤炭应急储备、保障能源安全和区域生产生活用能的有效载体。
原标题:东胜区以布局数字陆港为牵引打造新能源应用场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