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BEV、PHEV变天,这家电池企业赢麻了
日期:2023-09-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37.4万辆,同比增长39.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车市场渗透率已经稳稳突破30%。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纯电动(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含增程式)市场占比正在发生变化。

据了解,今年前8个月,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384.2万辆,同比增长26.4%;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152.9万辆,同比增长86.9%,远高于纯电动汽车增速。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理想、吉利、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众多新能源主力品牌,都在押注PHEV车型,销量逐月攀升,表现非常亮眼。

新能源汽车市场内部BEV、PHEV销量格局的变化,一来对电池供需格局产生了影响,需要电池企业投入技术、资金、产线去开发适合PHEV的产品;另一方面,前期已经布局埋伏PHEV电池的企业,市场装机和占有率正在快速崛起。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基于客户PHEV车型订单大增及盐城、湖州、遂宁、上饶等基地产能开始释放,蜂巢能源最近几个月装机量开始快速攀升。刚刚过去的8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跻身至中国市场第六位,1-8月装机量排名位居中国市场第八。

“PHEV的增速明显快于纯电动,未来还将保持一段时间,PHEV的占比也会不断地再扩大。”成功押注,并利用“短刀+飞叠”技术实现大批量产能出货的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访谈时表示,PHEV之所以“突然爆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比亚迪、吉利银河、理想、问界等头部企业的带领,消费者普遍接受了PHEV产品的技术特性;二是随着电池和整车技术的进步,PHEV纯电续航有了大幅度提升,从原来的50km,逐渐提升到100km、150km,甚至200km以上,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不同价格区间电池差异需求,蜂巢能源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就制定了以20万元为分割线的PHEV、BEV电池差异化技术路线和产品矩阵。

9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盐城的全球首个飞叠量产应用基地,近距离探索蜂巢能源精准把握PHEV市场需求和产品研判的背后逻辑。

差异化打法

带来亮眼市场表现

谈及今年配套车型销量火爆,公司装机快速攀升。杨红新表示,依托于“短刀+飞叠”高效率、高品质产品矩阵优势,再加上在产能部署上的前瞻卡位,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获得了众多车企的认可。今年以来陆续供货理想L7、吉利银河L7/L6、东风岚图追光/梦想家、哈弗猛龙/枭龙等知名车企的畅销车型。在PHEV(含增程式)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从国家工信部发布的车型公告看,6月以来,蜂巢能源配套的插混车型已接近20款,已经深度进入主流车企的供应链。

凭借差异化打法和市场精准预判,以及产品定位,蜂巢能源储能业务同样取得骄人业绩。国内方面,蜂巢能源目前已在广东、江苏、河北、甘肃、浙江、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规模储能项目交付并网;海外方面,蜂巢能源已经在欧洲获得多家企业储能业务定点,涵盖工商业储能、便携电源、牵引动力等多个领域,总量超20GWh。

值得一提的是,无钴电池作为蜂巢能源创新研发的全新品类电池,也已经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开始大量出货。杨红新透露,目前在国内无钴电池主要供应某大型车企,今年出货无钴电芯预计可达160万只;海外已经与美国某储能系统上市公司达成供货协议,2024年初开始供货,仅这一家储能客户,预计蜂巢能源每年为其供应的无钴电芯就将达到80万只,动力电池市场客户预计会再扩展,所以后面无钴出货量会快速提升。

差异化产品优势背后

“短刀+飞叠”打造爆款大单品


复盘方形电池叠片技术发展史,可回溯至2018年,成立之初的蜂巢能源就率先将叠片工艺用于方壳电池制造,并引入车规级标准,由此开启了动力电池“叠时代”。

经过过去几年的迭代与进化,蜂巢能源率先提出的长薄方形短刀电芯+叠片工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并得到越来越多主流电池企业的认可,包括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中创新航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推出相应产品。

行业主流共识是,利用叠片工艺生产出的产品,拥有更高能量密度、更稳定内部结构、更长循环寿命、更安全等特点,不仅非常匹配长薄化的电芯,还与大容量电芯生产有着更高的适配度。

但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叠片工艺的生产效率,是目前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蜂巢能源于2022年电池日发布的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飞叠,叠片速度达到了惊人的0.125S/pcs,从而使效率与卷绕工艺得以持平,最终在效率方面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

分析认为,飞叠技术的规模化导入和应用,将真正解决长薄短刀电芯的极简化、集成化、智能化智造,满足更大规模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高效率、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要求,而这也将进一步提升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储能电池领域,蜂巢能源也在采用基于短刀+飞叠的产品技术矩阵。

飞叠技术大规模导入应用

产能、交付、降本一气呵成

在蜂巢能源工作人员引导下,小编参观了其盐城二期基地投产的9条飞叠短刀电池产线。

据了解,盐城基地是蜂巢能源首个率先导入飞叠技术的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整个二期项目包含9条飞叠电芯产线和9条相应的模组PACK产线均正式投产,主要生产62Ah、90Ah、142Ah等主流短刀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性价比等方面极具优势,正在为吉利、长城、Stellantis等客户大量供货。

在蜂巢能源最核心生产工艺——飞叠产线车间,小编注意到,飞叠正以0.125S/pcs的超高效率生产极片,可以近距离观察到飞叠布满了CCD监测设备,每一片极片表面光滑无折痕,极片堆叠整齐无错位。

据悉,该产线集合了蜂巢能源最先进“飞叠”、热复合、激光直焊工艺、0.35mm铝壳、圆形光斑焊接、CCD等多种先进技术,采用全自动化、AI智能化生产模式,单条电芯产线最高生产效率可达24PPM,即一分钟可以生产24支短刀电池,相较于国内主流的12-14PPM叠片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据技术人员介绍,不同于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Z叠工艺,“飞叠”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再裁切成片,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由此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难题。此外,“飞叠”同时集成叠片、热压功能,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产线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品质。

依托于飞叠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制造优势,蜂巢能源整个盐城基地正在上演产能释放加速度。截至目前,蜂巢能源盐城基地L400/62Ah短刀飞叠电芯已量产超过110万支,折合电池包11000+套,一期首条短刀飞叠产线产能利用率高达90%,创造了短刀电池爬产效率新纪录。

盐城基地作为首个“飞叠”大规模应用的生产基地,为飞叠在蜂巢能源其他基地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据悉,除盐城基地之外,蜂巢能源上饶、成都基地也在陆续引入飞叠设备。随着海外基地建设平稳推进,“飞叠”也将根据节奏规划“出海”日程。 

原标题:BEV、PHEV变天,这家电池企业赢麻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电池中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