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产能过剩,早在2022年便有行业内研究机构指出。
2023年储能锂电池,尤其是大型280Ah储能锂电池供应商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几乎是定局。
但依然挡不住资本和新玩家的疯狂涌入。首先是业内新能源企业都把储能当做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风光储一体化招投标项目明显增多,已成为头部光伏厂商几乎全部进入储能领域。
动力电池企业也几乎全面进入。
这一切让储能赛道拥挤,还有跨界者在不断涌入。
进入2022年至今,一大批A股上市企业集体跨界扎堆进军储能。
这其中有做地产的、乳业的、做玩具的,甚至有生猪养殖的也蜂拥而至。
锂电赛道现在有8.9万家企业,仅2022年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就新注册5.8万家企业。
据业内院士估算,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出货量仅为1200GWh,产能过剩明显。
连外国人都看懂了中国储能的现状。英国《金融时报》在近期的一份报道中也指出,目前中国有近10.9万家储能公司,这一数字比3年前增加了1倍多。
从本质上说,在储能市场预期高涨的情况下,大举扩张产能,和曾经光伏行业的现状是一样的,呈现出一种公交车效应。
后来的新玩家会不断地推着前面的老玩家往前走,也让行业的风险还在累积增加。同样与价格战如影随形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正在上演。
比如一个储能集装箱最便宜的可以做到20万,最贵的需要80万,如此大尺度价格区间在一个安全为先的行业是否真这么大弹性。
储能行业,价格只是一个指标,更讲究的是综合性能,包括安全质量、产品的效率性能、循环寿命、转换效率和后期的维护运营、使用寿命等。
归根到底,开发和建设储能,是一个长期买卖,要考虑十几二十年的使用寿命,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度电成本和未来的盈利能力。
产业快速发展,但安全、盈利等顽疾并没有解决。
2022年以来,国内行业内已经爆出了20多起安全事故,而时至今日,行业发展仍未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和公认的解决方案。而储能当下太依赖政策驱动。
回溯这几年来,国家层面和各地方出台的政策不算少。
但翻阅这些文件政策发现,能配套出台可操作的实用性政策,其实并算不多。
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或规定更是让人眼花缭乱,隔三差五的行政式调整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国内但凡5000亿GDP以上的城市,全部在大量的投电池,一大堆政府下场,上百亿、几百亿的投电厂。
如果仍旧保持模糊的商业模式运行下去的话,未来极容易出现供需失衡,引发激烈竞争与行业洗牌的情况。
政策的模糊和不稳定必然导致投资收益模型的不确定,最终导致资本进入的不确定。
这一切不确定性因素,都在给储能过剩的当下带来更多的不稳定。
原标题:储能行业鱼龙混杂下的风险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