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这几年的顶流。
但是,同样难逃周期魔咒,储能的洗牌之势随着供需结构逆转和系统价格持续下跌已经成为明牌,资本层面变得不友好更是助攻。
这一波储能(系统集成)从兴起到回落,像极了2015-2018年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行业的走势,而且从业务实质来看,储能系统集成与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本身也高度相似,可谓锂电产业链下游的两个孪生兄弟,只是一个出道早,一个出道晚,但是两兄弟都走了相似的道路。
01
一哄而上
无论是动力电池系统集成,还是储能系统集成环节,形式上的进入壁垒都不高,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
这也因此成为跨界者的最爱。
在资本投入层面,数千万元GWh生产线投入,就可以撬动十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含电芯),资本杠杆效应突出。
在技术层面,主要是电力电子电气,都比较成熟,自动化产线关键设备也就激光焊,甚至手工线也可以应付一二。
技术壁垒不高,资本投入较低,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效应突出,尤其是在资本吹捧下,更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或者拟上市公司圈钱的重要手段。
结果,一哄而上。
有统计说,去年新增储能相关企业超过10万家,这个数字本身就反映了这个业务的特点。
当年,动力电池PACK领域,也同样如此,大大小小的PACK厂举不胜数,何其相似。
02
一哄而散
一哄而上,只能说明形式壁垒不高。
形式壁垒不高,实质壁垒往往很高。
储能的壁垒不在制造端,而在市场端,无论是电源侧、电网侧储能,还是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持续客户资源才是关键。
本公众号在2021年1月《锂电PACK企业的生存密码》中曾指出,PACK业务本质上是典型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业务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投入较低,毛利率较低,需要较高的资金周转率,内核技术不高,关键是工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及客户端,以及上游供应链管理。PACK企业的核心就是下游市场及客户。
储能系统集成本质上也是PACK,其与动力电池系统集成PACK高度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下游市场的形态存在差异,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很多新设储能企业,往往因为拥有某些特定的市场资源或者市场渠道,就敢于闯荡,但在整个市场供需结构逆转之后,这些抱以厚望的市场资源在同质化低效竞争中变得不再确定,从而引发整个行业的洗牌。
可见,形式上在制造端的较低壁垒,导致一哄而上,而实质上在市场端的较高壁垒,又导致一哄而散,这些都在情理之中,预期之内。
03
一地鸡毛
回头看上一轮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企业的风潮,可谓一地鸡毛,历历在目。
多数动力电池PACK企业在默默无闻中消失,如今我们能够叫出名号的动力电池企业PACK企业寥寥无几。
这当然也与PACK企业的业务本质有关,第三方PACK企业备受上游锂电企业和下游汽车企业的挤压。一方面,上游锂电企业本身具备自己做PACK的能力,锂电企业基本具备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下游主机厂也有冲动掌握上游的锂电话语权,毕竟这是电动汽车占比最大的核心零部件,而“三电技术”又是汽车企业技术和营销的重要噱头。
储能行业同样面临这个挑战,本公众号曾经将储能企业划分为锂电系、光伏系和第三方系。同样道理,锂电企业具有先天向下游延伸的优势和动力,目前头部锂电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储能业务,不光是制造端,更是直达市场和终端。
相对锂电系,无论光伏系和第三方系,更像是纯正的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他们独立于电芯环节,在制造端更加强调电力电子技术,在市场端更加强调品牌和渠道,是目前储能产业的重要力量。
储能系统集成与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在业务属性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供需结构调整以及资本周期扰动下,两者的发展路径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当然,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尤其是面向的下游市场,前者更加分散,后者更加集中,这会导致前者的生存腾挪空间更大,在行业洗牌之时不会像后者当年洗牌那么惨烈,幸存的玩家会更多。
原标题:这一波储能走势,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