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储能真的寒冬将至?其实不然!
日期:2023-10-2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日,一篇《储能行业提前进入寒冬》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各种悲观言论层出不穷,让人们对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疑虑。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跨界进入储能领域、企业百万高薪抢人的现象又似乎昭示着这个行业的繁荣与活力。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4月1日-10月20日,与新型储能相关的企业新增注册39836家,超过了2022年的3.6万多家。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新增注册新型储能企业总数是过去4年的总和。

储能行业的现状似乎充满了魔幻和不确定性,两极分化的现象引发了从业者的深思,这个行业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它的繁荣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Part 1

储能悲观情绪蔓延缘由


1. 多位专家的“泼冷水”

多位专家在大会上针对储能发表的观点拉开了“唱衰储能”的序幕 。

8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委员会专职委员郑耀东指出,储能只是一种调节手段,与三足鼎立的“源、网、荷”体量差距悬殊且无法消除, 永远不会成为电力系统的第四只脚。

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提出储能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在与风光发电的结合上。他认为,在大规模新能源整合中,储能的作用似乎有限。

与此同时,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氢储能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他对电化学储能表示怀疑。

权威院士和专家的观点一出,迅速在行业内外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关于储能是否有价值的争议不绝于耳,诸如储能“虚火过旺”、储能已进入凛冽的寒冬、储能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价格战、产能过剩等言论甚嚣尘上,相关报道在业内广泛传播。

2. 证监会IPO政策调整

8月27日证监会发布的救市政策,影响到企业IPO和融资的主要有三条:

一是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二是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明确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

三是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这三条分别对未上市企业、已上市企业的减持行为和想扩大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了限制。这对正在IPO和准备IPO企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在这里面,有一大批是新能源企业,包括光伏、储能、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很多企业正在排队审核或处于上市辅导阶段,还有很多处于几轮融资阶段的企业,都会在节奏上受到影响。

新能源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每一条产线和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进去,技术研发上也需要投入。很多动辄几亿和几十亿资金,上百亿的项目和产线也不在少数,而且回报周期又很长。

有些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授信来完成融资和项目开发,但毕竟走银行信贷成本比较高,额度也十分有限,上市融资是比较好的选择,加上资本市场也比较认可,上市融资成为很多新能源企业的“刚需”。

证监会IPO收紧政策,当然不会一刀切,但节奏放缓是肯定的。这对正在IPO以及准备IPO的企业将构成了直接冲击。特别是那些盈利状况本来就不是很好的企业,可谓直击命门,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窗口,下一次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3. 企业裁员、质量问题,谣言四起

9月底,某备受资本青睐的知名储能电池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备受争议。传言称,存在高达20亿的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对整个储能行业产生重大冲击。

该企业创立于2019年,借助资本支持和战略合作,在不到四年内迅速崛起,并计划上市,有望成为储能电芯领域的佼佼者。

9月28日,该企业在于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应称,“经公司调查,公司未发生产品质量及退货事件,网传信息属于谣言,评论经平台核实后予以删除。”

同时被爆出裁员和质量问题,企业只对后者进行了回应和澄清。一位自称就职于该企业的员工向媒体表示,如今每隔三个月裁员一次,此前已经大幅裁员应届生员工,去年的应届生现在还剩不到10%。

今年年初,该企业放出高预期目标:2023年出货目标锁定到25GWh,同比去年增长4倍。目标是拿下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量第一,并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上争取“保三争二”。

但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企业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并未达到年初预期的速度,距离“保三争二”仍有相当差距。

当储能市场加速进入洗牌期,业内对产品质量风险的敏感度也不断提升,同行间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关注焦点。无论是产业结构性问题,还是自身经营风险,企业稍不留神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储能行业进入了一场激烈的“生死卡位赛”。

4. 大储利用率不高

根据中电联调研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但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影响储能收益,储能“建而不用”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近日,国家能源局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建而不调”的问题。

另外,尽管共享储能被视为大储的未来盈利方向,但仍存在租赁价格偏低、合同年限短以及租赁率不高等问题,使得共享储能的容量租赁市场并未如预期般繁荣,为储能产业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5. 海外爆发多起储能电站失火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9月下半月,全球发生储能系统起火及爆炸事故8起,包括美国Valley Center储能项目电池储能单元起火、澳大利亚Bouldercombe电池储能项目起火、法国养鸡场光伏储能装置爆炸等。

8起储能火灾事故中,户用储能项目发生储能系统起火及爆炸事故占比过半(5/8)。同时,大型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系统亦有涉及。

Part 2

储能真的寒冬将至?

其实不然


储能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乱象和野蛮生长也难以避免。然而,这些经历也是储能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每个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常见现象。

传言的“储能寒冬”未必真的严寒,反而可能是这个行业蓄势待发的休整期,为更加繁荣的春天做准备。

1. 储能的能源“调节”价值不可替代

首先,储能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和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挑战。而储能技术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将电能释放出来,从而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稳定电网。因此,储能技术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储能的政策和文件,鼓励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各地也相继推出了多项储能补贴政策,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包括容量补贴、放电补贴和投资补贴等多种类型。

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目前,全国已出台78项政策给予新型储能产业补贴,从地区上看,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出台政策最多,补贴力度较大。从补贴方式来看,各地主要按照储能放电量、充电量、项目投资额、容量补贴以及参与需求侧响应等方式进行补贴。

补贴力度最大的是江苏南京吴江区,放电量补贴达到0.9元/kWh。全国各地区放电量补贴在0.2元/kWh-0.9元/kWh左右。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储能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动力,有助于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3. 专家更多呼吁理性发展,而非否定储能价值

尽管一些专家院士的言论在媒体上被渲染成“惊悚”标题,但仔细研究他们的发言内容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否定储能的价值,而是呼吁储能产业能够理性和健康发展。

比如,刘吉臻院士在演讲中强调,“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对储能没有意见,只是希望储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像下一盘象棋一样,车、马、炮都要调遣好、派上用场,把这盘棋赢了,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4. 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近期的装机数据也证明了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CCTV13《朝闻天下》栏目的报道,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投运项目数量达850个,是2022年同期的两倍多。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达20GW,其中,2022年装机量为13.1GW,2023年上半年装机量为6.9GW。这一数据表明,储能产业正迅速扩展,为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解决方案。

Part 3

洗牌淘汰不是进入寒冬

而是行业的自我进化


储能行业,如同许多新兴领域一样,在经历繁荣和快速扩张时期后,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储能产业即将迈入理性发展期。这一新阶段将注重价值挖掘、市场规范和创新,为储能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1. 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

储能行业的理性发展首先要依赖市场机制的健全。市场价差的提高、电力市场的完善、容量电价和容量市场的改进,这些都是储能价值挖掘的关键因素。

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下称《基本规则》)的通知,这也是首个国家级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

这个文件强调了推动新能源、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意味着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将参与市场,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通知明确了不同地区电力交易市场的结算时间表。电力行业的逐步市场化改革将为储能行业创造更多机遇。

2. 优胜劣汰是行业进入理性期的表现

储能行业的理性发展也意味着行业洗牌,优胜劣汰。这个过程不仅将消除劣质产品,还将加速产品性价比的提高。资本市场的冷却使那些依赖过分依赖资本而不注重设备质量的企业难以为继。相反,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的企业将取得胜利。这一过程也将夯实头部企业的优势,推动整个行业逐渐回归健康。

结语

总之,储能行业并非进入寒冬,而是迈入了理性发展期。这个新阶段将会使储能行业更加强大,注重价值、市场规范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洗牌,储能将继续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新的储能时代已经来临! 

原标题:储能真的寒冬将至?其实不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绿电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