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携技术、资金优势,看老兵通威股份如何打破光伏下行周期
日期:2023-11-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不同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光伏产业周期性极强,十余年间几经沉浮,市场上更是群雄割据,竞争格局颇为激烈。

即使强大如通威股份,作为全球硅料与电池片的双料冠军,第三季度业绩亦如期小幅回落。

2023年10月25日晚,光伏龙头通威股份披露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02亿元,同比减少24.98%。

逆境才是检验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试金石。作为久经杀场的光伏老兵,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通威股份为了持续穿越周期,究竟做了哪些准备?

01一体化布局+技术储备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


光伏行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光电转换效率(科技属性)和产能扩张周期(制造属性)。光伏产业链存在一体化厂商和专业化厂商,无明显壁垒环节,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具备更强的规模效应和稳定性。出现差异化技术时迭代效率明显更高。因此,过去几年头部光伏组件厂商纷纷加大纵向一体化布局,而作为硅料+电池片环节龙头,通威股份也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布局组件环节。

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为其带来更强的成本和交付能力优势、海外渠道、品牌溢价、以及更强的融资能力和盈利水平。目前通威股份高纯晶硅年产能超42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过90GW,组件年产能55GW,规模效应使得各项消耗指标降低,随着技术工艺的完善、产能规模的扩大,降本增效能力会更强。此外,产品技术及尺寸结构的优化,通威非硅成本优势将更为凸显。

硅料方面,叠加下游新技术迭代要求,N型硅料需求持续增加,有着成本和技术壁垒的通威股份拟通过定增以增加40万吨高品质高纯晶硅产能的策略则可以巩固其硅料板块优势。同时,硅料供需紧张虽有所缓解,但价格大概率会运行于中价位区间,对有成本优势的通威实际影响有限。虽然硅料价格下降、光伏产业利润中枢下移,但通威股份电池片、组件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也能进行有效对冲,更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综合成本竞争优势将使得公司未来更加充分的享受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电池方面,2017年起,通威股份电池出货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使其拥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在从P型向N型电池的技术变革十字路口,晶科、华晟、爱旭等企业在TOPCon、BC、HJT中分别择一加码,而通威股份凭借先进的电池研发及制造能力,在各类新型电池技术路线上都有领先的技术储备。

TOPCon端,通威股份已有25GW量产产能,双流25GW和眉山16GW项目预计2024年落地,届时产能规模有望达66GW,且部分PERC电池产线也预留了升级为TOPCon的技改空间。HJT端,公司布局了行业首条GW级中试线以及首条210半片HJT铜互联中试线,各项研究进展均处于行业领先,未来一旦HJT技术成熟,有望通过新技术进一步构建电池环节的“护城河”

组件方面,依托头部品牌优势,通威股份组件方面已斩获多个央国企发电集团订单,并与多家海外分销商达成战略合作瞄准国内外市场。伴随产能释放、成本降低,组件盈利能力提升潜力巨大。2022年通威股份组件实现销量7.94GW,同比增长226%,出货量越至全球top10,奠定了其光伏一体化龙头地位。

02 瞄准社会发展需求,通威行稳致远

“很长时间内,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预计二三十年后,谁利用好了阳光转换成电能,谁就能掌握未来时代的发展节拍。”刘汉元曾说。

无论是面对行业周期的坚守,还是面对关键决策的精准预判,通威对光伏产业的笃定,都来自于“掌舵者”刘汉元对社会发展和行业未来空间的深刻洞察。

正如经济学家任泽平所言,当前正处于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而中国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展现新技术优势。

刘汉元认为,从维护能源和外汇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完全有条件用10-20年时间,实现能源增量的70%、存量的30%-50%可再生清洁化替代,一劳永逸地解决原油进口可能被“卡脖子”的问题。如果国家战略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目标。

而通威增势强劲的业绩表现,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刘汉元的卓越战略远见。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通威已与美科硅能源、双良硅材料等签署总金额超2500亿元的长单合同,若不考虑价格波动等因素,这代表着在未来五六年,通威已锁定每年平均近500亿销售额。

正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进入鱼饲料生产研发的通威,就出现过“排队七天七夜买通威鱼饲料”的故事。而这背后,正是刘汉元精准地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刘汉元曾说:“2000年左右,通威的成功更多表现在农业。当时农村和中国农业问题非常重要。20年后,新能源在社会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需要经济社会转型、能源转型。通威在十多年前布局了新能源行业,今天看具有前瞻性,在产业需求上抓住了机会。”

03 产能竞争白热化,融资缩紧底气何在

今年7月,通威太阳能彭山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至此,通威太阳能形成了安徽公司、双流基地、眉山基地、金堂基地(含通合项目)、彭山基地“五大基地”格局,产能规模达90GW。

目前光伏发电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平价,随着未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光伏发电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平价上网阶段,叠加全球碳中和共识及能源安全要求,光伏发电已逐渐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市场空间依旧广阔。

基于空间的明确性,2022年以来光伏各环节参与者扩产持续加速,进入白热化阶段。2022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628、559和574GW,而2023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预计分别为828、886和853GW。到2024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预计都将增长至1000GW左右。

而正在各方玩家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时,为活跃资本市场,监管层开始收紧市场融资行为。资本瞬间从“充裕”逐渐变得“稀缺”,比如,TCL中环硬抗三次问询坚持138亿融资计划等等。头部玩家尚且如此,“弹药”不足或“实力不济”的公司则很有可能在资本收缩中退步甚至被淘汰。

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的通威股份则更加掌握决策主动权,考虑到股价低位下增发对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会造成摊薄影响主动终止再融资计划。公司明确表示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统筹资金安排,保障通威内蒙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和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顺利实施。

果断的背后其实是通威股份的底气。2023三季报数据来看,公司54.52%的资产负债率及144的速动比率显著优先于行业,具备极强偿债能力。截至9月底370亿的账上现金以及稳定增长的经营现金流也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此外,通威股份已经建立了全面的融资渠道,并获得充足的资金授信,可充分满足公司资金周转需求。

从扩产规划来看,通威股份也并不是贸然激进,而是配合确定的市场空间步步为营,不断强化一体化布局。硅料方面,产销两旺情况下公司进一步扩产夯实规模优势。行业首个单体规模20万吨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包头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也在7月进行开工。包头市达茂旗和广元市苍溪县分别规划建设的30万吨和40万吨工业硅一期项目均拟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硅粉的自供扩产可增强上游溯源能力,以确保工艺安全、产业链可控。

电池片方面,通威股份不断扩容先进产能,彭山太阳能电池一期16GW项目顺利投产,TNC电池产能规模达25GW。公司还规划了双流25GW与眉山16GW TNC项目,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公司TNC产能将达66GW。组件方面,盐城25GW与金堂16GW项目已全面投产,公司组件年产能提高至55GW,更加掌握对硅料、电池产能消化的主动权。

04 久经沙场,持贯穿越周期

今年以来,A股光伏指数已经下跌34.07%,很多光伏头部公司股价更是接近腰斩。但光伏行业的增速并未放缓,随着硅料供给改善,产业链价格的下降对下游装机需求起到强刺激作用。

2023年1-9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得益于欧美光伏装机需求的大幅增长,我国组件出口总量也创下新高,2023年1-8月组件出口137.9GW,相较去年同期增加26.8%。

市盈率来看,光伏公司的市盈率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板块,存在严重低估。究其原因,行业产值的表现或许正是二级市场的担忧所在。

以光伏电池为例,同样的9月份,去年产值是389亿,今年只有357亿,产量飙升的同时、产值却是下滑的,这也代表行业进入了阶段性周期低谷。不过,对通威股份这个光伏老兵而言,多次成功穿越周期背后是公司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成熟的决策与执行能力。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期间,多晶硅料产能过剩、价格下行,价格创近10年最低点。在行业内企业人人自危时,通威股份在2019年进行硅料产能逆势扩产,次年产能直接达到全球最高。正是把握周期底部的扩张策略,让通威股份在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热潮中成为率先产能释放的公司,彻底坐稳了硅料及电池片龙头地位。

而通威在上一轮周期中的成功绝非偶然。公司早在2006年进入多晶硅行业时,就正值硅料行情的向上周期,彼时多晶硅的高毛利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开始加速扩产。但是,通威并没有无序扩张,反而是通过几年时间才投完1000吨的产能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发改委将多晶硅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加之国外倾销压制、信贷紧缩,我国多晶硅产业一度陷入困境。通威正是通过这几年时间“卧薪尝胆”,不断沉淀技术,为后期的“一骑绝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如今,通威股份的御寒储备远胜于之前,存量及规划产能、降本增效营运能力、一体化布局都成为公司的底气。更为重要的是,通威股份还紧握打开下个周期的钥匙——技术。在引领光伏电池约六年后,PERC电池效率提升达到瓶颈,现有PERC电池效率已经普遍超过23%,越来越接近24.5%左右的其理论极限,新一代主流电池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作为行业内率先实现TOPCon PECVD Poly 技术规模化量产的公司,目前通威股份眉山9GW TNC产能已全面达产达标,目前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6.1%,

HJT方面,通威股份建成了我国首条GW级HJT生产线,并拥有行业内首条铜互联(THL)中试线,电池效率最高达26.49%。此外,公司210 THC双玻组件功率在2023年已先后四次创造异质结组件功率新纪录,最高达743.68W。

为进一步提升THC产品市场竞争力,通威股份也正同步加快开展铜互联技术攻关,目前已在设备、工艺和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正有序推进GW级铜互联试验工作。并且,除TOPCon、HJT路线外,通威股份积极进行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均获得积极进展,实现对下一次技术迭代的领先。

“价格战”、“产能过剩”、“海外贸易政策不明朗”、“融资收紧”,这些标签都代表光伏行业正在周期底部。但毋庸置疑的是,光伏作为最便宜的能源,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确信的是,凭借成本、技术、资金等优势以及历次周期中愈战愈强的经验加持,通威股份足以成功穿越本次周期,继续稳坐全球光伏的头把交椅。

原标题:携技术、资金优势,看老兵通威股份如何打破光伏下行周期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赶碳号科技,海涵说2022,钛媒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