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通过其个人微博宣布:备受期待的年终巨献问界M9,将在12月26日正式与大家见面!同时,余承东发布了一段问界M9的内饰视频,爆料问界M9搭配六座均权头等舱座椅,以及三联屏。视频中,余承东还透露问界M9搭载了投影巨幕、星环散射体等车内黑科技。
其中备受行业关注的是,据披露,即将上市的问界M9在车顶、引擎盖上配备有太阳能板,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为车辆每天增加20公里续航,甚至能够满足一部分人一天的通勤需求。从一份业界流传的问界M9的供应链名单中了解到,太阳能板的供应商为亚玛顿、拓日新能两家。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火爆,「续航焦虑」是最难攻克的关隘之一。被誉为“续命小棉袄”的光伏车顶已成为各大光伏企业兵争之地,吸引着众多玩家入场。去年丰田推出的bZ4X也用上了“太阳能穹顶”,按照官方数据,bZ4X一年发电量能达到243.7kWh,提供1750km续航。但也有用户吐槽,按照1.5元/度计算电费,搭载太阳能穹顶的汽车一年能节省 365.55元,但是这个配置需要额外花两万元才能选装,这意味着需要51年才能收回成本。
理论上来说,太阳能电池板只要有光照就可以发电,因此用太阳能电池板为汽车电池充电是可行的,但从实际应用层面来看,理论与实践还存在很大差距。
首先,车顶面积决定了电池板的功率,大多数轿车车顶只能放下一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而且还得是薄膜电池板。如果转换效率达到20%,那么正午阳光下一小时可以发出200wh的电量。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70kwh的容量来说,车顶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量就是杯水车薪。
其次,影响发电量的不只是电池板转换率,还有光照强度。太阳能发电站的电池板都是是呈一定角度摆放的,不同区域纬度不一样太阳能电池板摆放角度也不一样,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讲纬度都是偏高的,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是斜的,因此想要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电池板上,那么电池板也要保持一定的水平角度,甚至还要不停的转换方向。
从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特点分析,车载光伏板需要更高效率、更轻质、柔性的组件,这就意味着,在光伏电池技术选择上,会与行业的常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去年夏普公司推出了一款32.65%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并声称这是世界首创的轻质、柔性、实用大小的太阳能模块。该技术是“车用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该设计体现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一条途径,将有助于减少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
据悉,该组件的转换效率优于2016年在另一个NEDO项目下开发的类似夏普模块,其效率达到了31.17%,在当时创下了世界纪录。新的原型太阳能模块采用三结化合物半导体设计,由于其结构将太阳能电池夹在薄膜层之间,因此既轻又柔。因此,该模块有望被用于各种车辆。
而在国内柔性组件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早在2017年,汉能就推出了一系列薄膜太阳能发电设备,比如可以粘附在背包上,为出行在外的人提供紧急电源的光伏背包。目前,随着光伏应用场景愈发多样化,一道新能源、上迈、日托、中节能等厂家都推出了更为柔性、轻质的组件产品,以适应更多在荷载上有更高要求的场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应用于交通工具上的光伏场景,例如货车、房车、观光车、游艇等。其中,上迈新能源生产的轻质光伏组件在国外已经有应用到交通工具领域的相关案例。
总所周知,目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向电气化方向发展;这一转变的一部分就是将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上。虽然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在实用性和经济性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值得肯定的是,此次问界M9配备太阳能板有利于碳中和理念的普及,仍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原标题:问界M9搭载太阳能板,新能源车+光伏成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