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采煤沉陷区+渔光互补!中国单体规模最大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
日期:2023-12-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uxiaoyu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12月27日,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风光电基地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是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最多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对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水域生态系统、促进长三角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阜阳水面光伏电站作为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的子项目之一,装有120万块光伏组件,8580万个浮体及配件,建设在13000亩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水域上,相当于13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光伏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由122个超大型光伏矩阵构成,全生命周期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8万吨。

相较于陆上光伏电站,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需要考虑水上特殊环境状况,针对大风天气、雨水天气等要保证光伏矩阵的稳定性,需要将光伏板采用12度的固定倾角安装在浮体上,再利用“副浮体”进一步连接组成光伏矩阵。项目人员还研究出了可靠锚固系统的方案,通过钢丝绳缆和螺旋桩将承载光伏板的浮体和地基相连接,预留出五米空间,确保在水面涨落的情况下光伏电站仍可正常工作。

除了稳定性的问题,对于在广阔的水面中如何定位故障光伏组件的问题,三峡能源安徽分公司场站经理魏良如称:“我们采用两套高像素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只需要7天即可完成全部水域巡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可快速消除故障。”

当地由于多年煤炭的开采,地下逐渐被“掏空”,随之地面沉降,地下水、雨水不断汇聚形成了万亩塌陷湿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闲置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时为当地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

三峡能源东部建设管理部项目经理胡乐超介绍:“我们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来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可节省土地资源,同时利用水面散热好的特点,有效提升发电效率,每天的发电量可供70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

据了解,漂浮式光伏电站还贯彻“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光伏组件,覆盖水面,降低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完成水质净化,保护生态环境。下一步,电站将在常规发电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改造。

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唯一的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位于阜阳市颍上县、阜南县,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主要包括65万千瓦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储能电站由中国能建安徽院、建筑集团联合总承包建设。

原标题:采煤沉陷区+渔光互补!中国单体规模最大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三峡能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