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正文
 
贵州:2024年重点在乡村合理布局风光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GW
日期:2024-02-1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yu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日前,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贵州195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并网运行,开工建设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8560万千瓦。

2024年,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坚持“富矿精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强现代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煤炭矿区规划修编,项目化落实“六个一批”,建成投产35处煤矿,原煤产量达到1.65亿吨以上。建成投产盘江新光2号机组和盘江普定1号机组等燃煤发电项目,加快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00万千瓦。

详情如下: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4日

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长 李炳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按照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四区一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突破2000亿元、6000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8.1%。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加快转型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省级主抓“六大产业基地”,明确各市(州)主导产业,指导县(市、区)选准主导产业,逐一编制“一图三清单”,宁德时代、奇瑞汽车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工业经济占比达27.2%。工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挑起了经济增长的大梁!

——牢牢守住了底线任务。牢记“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金融风险底线,守住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底线。全省上下付出了大量艰辛努力!

——重点民生事业取得突破。4所省属高校新校区建成投用,省属高校“一校一址”布局调整基本完成,腾出的老校区继续用于办教育。新增高等教育学位6.35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累计获批建设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实现开诊运营。在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基层“三保”保障有力,民生事业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极不寻常、极为不易,我们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有些困难挑战前所未有。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疫情“疤痕效应”影响持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省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开年就遭遇疫情甩尾、旱情延续、用能紧张等因素冲击,又遇到房地产市场低迷、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守底线任务艰巨等困难“叠加碰头”,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峻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坚持一手抓恢复经济增长、一手抓防范化解风险,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在调研式推进重点工作中破解难题,一批关系全省长远发展的大事加快推进,一些重大瓶颈制约加快突破,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动能更加强劲、前景更加光明!

(一)全力建设“六大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初步成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提出“3533”奋斗目标,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深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煤矿规模化、智能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能源集团组建运营,建成投产40处井工煤矿和渝南、鑫达露天煤矿,原煤产量达1.53亿吨、增长10.8%。盘江新光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建成投产,195万千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并网运行,开工建设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电力总装机达8560万千瓦。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落实“富矿精开”要求,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一批锂矿、磷矿、铝土矿等资源储量。引进青山、华友、华峰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以及江山、美锦等一批磷化工、煤化工重大项目。推动电解铝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带动铝产业稳定发展。锰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创新建设磷矿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更好保障企业原料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优化“一核两区”布局,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电池制造产能达35GWh。依托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启动“电动贵州”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等项目取得新进展。大力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数字经济占比达42%左右、增速保持全国前列。依托华为云构建“云服务”生态圈,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800家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20.7%。深入推进“东数西算”,抢抓机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加快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转变,华为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智算中心落地,智能算力加速突破,智算芯片达7万张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持续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三个一批”综合整治,清理退出白酒企业632家、提升改造995家,扩大优质产能,开展“黔酒中国行”等活动,带动产销增长,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7%,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发、中国商飞合作,引进落地一批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全省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2户,安达科技、世纪恒通2户企业成功上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全省稳增长、优结构提供了强劲动能!

(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8个、建成投产302个,实施技术改造企业1100余户,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6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0.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0.9%、提高4.6个百分点。安排200亿元注入“四化”等产业基金,省属国企按市场化原则与央企共同设立总规模1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民间投资占比达36.8%。制定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办法,形成政府投资管理“1+3”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国家增发国债和各项债券资金支持,统筹各级财政资金2041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举办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实施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领衔推动“四化”项目“十百千”专项行动。贵南高铁建成运营、实现贵阳与周边省会城市高铁直连全覆盖,贵广高铁完成提质改造,叙毕铁路贯通运营,黄百铁路开工建设。建成贵阳经金沙至古蔺、兰海国高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452公里、总里程达8784公里,新增省际通道2个、总数达27个。启动实施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建成骨干水源工程95个、供水管网9470公里。新建5G基站3.5万个,实现充电桩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乡镇全覆盖。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省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扎实推进城镇“四改”,完成棚户区改造19.1万套,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77万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047条、地下管网建设改造5062.6公里,城市(县城)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4万立方米/日,开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6座。出台房地产“新十条”政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5万套,“保交楼”项目交付房屋25.76万套。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推动旅游业加快复苏。围绕“三大要素”,推进“四大行动”,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面向经营主体创新举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实施旅游复苏专项行动,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持续丰富产品业态,荔波、黄果树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文旅、体旅、桥旅、酒旅融合快速发展,创建正安吉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家,新增五星级饭店3家、品牌连锁酒店63家、全国甲级民宿4家、等级民宿150家。3A级以上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占比达72%。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发展“小车小团”“支支串飞”等新模式、“红飘带”“伟大转折”等红色旅游新业态。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152户。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60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开展四季促消费行动,利用特色商品开展多种形式消费联动,新增中华老字号8家,打造青云市集等11条省级商业步行街,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9个。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建改造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8个、乡镇商贸中心78个、快递进村点5735个,限额以上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6%。成品油市场整治成效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

(三)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深入。经过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复贵州开展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贵州更大自主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6条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民航集团、建投集团,完成黔晟国资、贵旅集团结构性重组,深化习酒集团改革,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8%。稳妥有序推进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市县发展产业、涵养财源的积极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深入推进,建成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稳步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电力市场化、供水价格、农村、金融、国防动员等领域改革。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省党政代表团到两广、江浙沪、云南、川渝等重点地区,学习先进经验,深化务实合作,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成功举办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重大开放活动。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占比53%以上。新增经营主体74.43万户。贵阳龙洞堡机场T3航站楼国际区域正式启用,“一局四中心”建成并陆续投用,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黔粤班列纳入图定运行,开行中老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成立贵州远海陆港公司,贵阳国际陆港实现“一港通”快速通关,集装箱到发量增长107%。贵阳、贵安、遵义三个综保区能级提升,贵安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1.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1%。支持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加快遵义省域副中心建设。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出台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40条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启动黔灵实验室建设,完成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2个团队和1名个人入选首届“国家工程师奖”。攻克黏土型锂资源选冶等一批核心技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为近年来最大,我们正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加速前进!

(四)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举一反三抓好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3+1”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提前完成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动态清零任务。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行动。有力应对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冬春连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60.7万亩、产量1119.7万吨,建成高标准农田193万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粮油储备规模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粮油日加工能力预计达到3万吨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狠抓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历史遗留问题整改,大力实施补充耕地专项行动,全力完成国家下达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茶叶、蔬菜、辣椒、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8%、3.8%、3.2%、7%,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5%。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先行先试开展农村项目资产盘活,细化“六条盘活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改建农村户厕15万户,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0.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五)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巩固。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绿色经济占比达46%左右。持续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扎实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出台赤水河流域保护综合规划。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63%。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5家、绿色工业园区4个。完成480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100%、97.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居全国前列。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首个全国生态日贵州主场活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1项改革经验被列为国家改革成果案例。与云南、四川共同实施第二轮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林业碳汇(碳票)试点。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挂牌。

(六)坚决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重要进展。综合施策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完善水电联合调度机制,采取“以煤换水、以火保水”等措施,全年供应电煤8750万吨、增长24.4%,年底水电蓄能值73.56亿千瓦时、增长120.7%,实现电厂存煤和水电蓄能“双提升”。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电化学储能电站削峰填谷成效显著,工业企业分时段用电负荷更加均衡。全年发电量2403.7亿千瓦时、增长2.9%,煤电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约5000小时、增长19.4%,电力保供综合成效为近年来最好。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多措并举推进债务化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金融支持缓释债务风险,妥善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风险,全省债务、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下达市县转移支付3366亿元、增长9.8%,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抓实抓牢安全生产。下大力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配强产煤市县干部队伍和专业监管力量,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有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较前五年均值分别下降65.6%、52.8%。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定期研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两拖欠”“问题楼盘”等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实现“五个零发生”。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提升。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出台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4”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1.7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4%,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84.34%。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2.37万人次,完成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省外务工人员总量保持稳定。用心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995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2.27万个。云岩区、岑巩县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学生餐质量明显提升。大力推进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6所高校划转为省管。新增2所普通高校。更大力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9个市(州)传染病医院(院区)全部建成。加快建设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多层次医保体系逐步健全,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得到缓解。我省首次承派的中国援所罗门群岛医疗队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强化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完善提升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居家社区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完成20个提质改造标准化养老机构、10个示范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79个。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8%、15%。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黄金档热播。京剧《阳明悟道》主演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民族民间舞《那山·那水·那人家》《匠心》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大松山墓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成功举办。竞技体育捷报频传,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贵州运动健儿创历史最好成绩。“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活力四射。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年来,我们认真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工作,召开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中共贵州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全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贵州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稳投资压力大,民间投资信心和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要素成本总体偏高,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较重,稳就业、促增收压力大,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财政收支矛盾较大,解决安全生产、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还需持续用力;政府系统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仍需转变,能力本领仍需提升,等等。我们一定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24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和产业大招商,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3.5%左右、6%左右、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8%左右。

做好今年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六个坚定不移”的明确要求,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不懈推动“三个转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破解多重约束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营造有利于各类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只要全省上下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扎扎实实把每一件事情干好,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更大成绩!

实现今年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3533”目标,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壮大各地主导产业,狠抓“一图三清单”落实,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坚持“富矿精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强现代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煤炭矿区规划修编,项目化落实“六个一批”,建成投产35处煤矿,原煤产量达到1.65亿吨以上。建成投产盘江新光2号机组和盘江普定1号机组等燃煤发电项目,加快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00万千瓦。强化天然气供应,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入黔。强化电煤、电力运行调度,供应电煤8400万吨以上,发电量2500亿千瓦时以上。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在战略性矿产和紧缺急需矿种找矿上取得新突破。用好磷矿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推动优质矿产资源向“链主”企业、头部企业集中。大力推进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支持六盘水煤焦电气化等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毕节织金磷煤化工一体化、瓮安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等项目落地建设,促进磷化工、煤化工、铝加工、锰加工等向高端化延伸,持续推动产业链纵向、横向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电动贵州”。发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链主”作用,推动产业链企业技术和产品升级,提升本地配套能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5%。推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大力发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重点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建设,同步开展配套企业招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三个一批”综合整治成效,加快推进茅台“十四五”技改、习酒技改、国台改建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办好“黔酒中国行”、海外展销等活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推动战略安全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推进航发精铸贵安生产基地、中航重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抢抓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实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7%。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长5%。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深入推进“一群三带”城镇化发展,深入实施“3个100万”,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着力扩大产业投资。建立重点产业项目常态化推送机制,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一核两区”、“毕水兴”能源产业带等产区重大项目。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供电供水供热、产业连接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黄百、盘兴等铁路建设,开工建设铜吉、黔桂增建二线等铁路,加快推进泸遵等铁路前期工作。推动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加快建设。加快贵阳至平塘等13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新开工厦蓉国高都匀至贵阳段扩容工程等项目,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000公里。开工建设黔东南州宣威、铜仁市花滩子等大中型水库,新建成骨干水源工程100个,新建或改造供水管网1.2万公里。新建5G基站3万个。互联网出省带宽达5.3万G。新建充电桩6000个。新增天然气输气管道120公里。探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房地产领域供给侧改革,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建成交付4.42万套房屋,基本完成“保交楼”任务。探索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一城一策”制定方案,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引导鼓励房开企业开发“第四代”住宅和康养、避暑地产,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开展未建成交付安置房三年清零行动,探索二手房、库存商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转化政策,打通房地产市场“一二手房”联动通道。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启动实施保障性住房3600套,实施城中村改造2万户,加快“平急两用”项目建设。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和要素保障。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深入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有效益的项目,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安排省重大工程项目3000个以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资金、用地、用能等方面保障。安排300亿元注入“四化”等产业基金,新增银行贷款2200亿元以上用于项目建设。探索“险资入黔”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全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资金闭环管理措施。

持续扩大重点领域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常态化开展酒商、酒车、酒菜联动促销。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汽车“以旧换新”,长效推进成品油市场整治,持续推动绿色、智能家居家电换新,提振汽车、成品油、家庭装修等消费。支持各地开展各类餐饮促消费活动。培育壮大电商等新型消费。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扩大头部电商平台贵州商品销售规模,推动本土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新增3个电商产业园、20个直播示范基地,大力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引进,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积极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助力消费结构升级。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示范提升省级商圈5个、商业步行街3条、夜间消费集聚区2家,加快贵阳、遵义等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升级改造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30个农贸市场,支持农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多站合一、一站多能”建设。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大力开展营商环境大改善和产业大招商行动。坚持招商、安商、稳商并重,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全面落实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加快整治拖欠企业账款、承诺不兑现、融资难融资贵、要素保障不到位、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等问题。进一步优化12345便民热线、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贵商易”等涉企服务平台,清单化闭环办理企业诉求事项。持续深化“五个通办”,拓展“企业之家”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建好用好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健全招标投标制度规则体系,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诉求,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领导干部要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少数”,解放思想、创新求变,“软件”“硬件”一起抓,下大力气改善贵州的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200亿元。发挥比较优势招商。依托各地能源、矿产、生态、生物、气候等比较优势,以资源引投资、以市场换产业,精心谋划引进一批市场需求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用好工业“一图三清单”,加快制定农业、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一图三清单”,紧盯拟招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办好贵州省与央企产业协作座谈会、全球贵商大会等活动,建立政府与商协会常态化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招商,大力开展央企、民企、外企招商。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健全“省带头、市推动、县(园区)落实”招商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全省“一盘棋”大招商格局。建立更加注重实效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激励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招商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办好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以合作共建园区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注重转移产业合理布局,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黎从榕“桥头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产业转移招商。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严格落实重大招商项目事前评估及责任追究办法,大力整治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

(四)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新建布局一批、优化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调整淘汰一批,打造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推进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推进航空动力领域国家实验室贵州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定重点工业产业科技创新图谱,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攻关锂、稀土、锰、磷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采、高效利用和固废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加快在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能源等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37%。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创新平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质量支撑和品牌建设。

(五)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深入落实贵州开展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坚定不移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采取更大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磷化集团、能源集团向千亿级企业迈进,支持黔晟国资更好发挥资源配置、资本运作、战略投资作用,在一些重点领域研究组建专业化企业,“一企一策”推进困难国企改革脱困。加大力度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推动市(州)调整完善市对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序推进完善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关政策、省直管县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措施。加快构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链,更好发挥基金投资激发创新创造和产业发展的带动力。深入开展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出台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积极稳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持续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和混合用地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试点。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推动煤电联营、煤电和新能源联营。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投建运管。加快建立城镇供水与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联动机制。出台农村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深化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油气管道运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和集中供热价格机制。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建立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四化”等产业基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的资金占比不低于40%。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和污水管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民间投资占比达到40%左右。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官架子”,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广大民营企业在贵州大胆投资、放心发展!

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更好运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拓展发展新空间。强化对外开放基础支撑。持续开行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班列和中老班列,推动有机衔接、降费增效。提升贵阳国际陆港运营水平,完善“一局四中心”功能,拓展全货机航线航班。支持贵阳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货运枢纽。大力培育开放产业。实施外贸提质增效行动,紧盯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出口适销对路的产品,持续增强新能源电池、白酒、化肥、轮胎、茶叶、吉他等重点产品出口竞争力,建好汽车出口基地,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业态模式。持续开展组团出海拓市场争订单促招引行动,推动更多贵州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新增进出口企业100家以上。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围绕重点产业、目标企业引进外资,探索在香港设立贸易投资及旅游推广机构,办好“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活动,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优化通关环境,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高质量办好重大开放活动。

(六)不断夯实“三农”“压舱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切实抓好“3+1”保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就业和产业帮扶,加大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力度,确保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加快融入新型城镇化。基本完成农村项目资产盘活任务,加强后续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推动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形成更多成果。

(七)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以零容忍态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城乡生态环保设施补短板、工业固废综合治理、重点河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四大攻坚突破”,加快磷石膏、赤泥、锰渣等尾矿渣及冶炼废渣历史遗留问题治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国家下达目标要求。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武陵山区“山水工程”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280万亩、石漠化治理6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000平方公里,建设国储林省级示范基地10个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3.3%左右。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完成我省赤水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加快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西南岩溶国家公园。

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探索“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90%。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实施“以竹代塑”发展计划。

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好用好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严格落实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

(八)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树牢底线思维,全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化本质安全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防严控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强化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旅游景区、城镇燃气、危化品、建筑施工、自建房、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安全改造。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我们要压紧压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一台设施设备、每一个环节、每一名人员,严防安全生产中的形式主义!

着力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统筹各类资金资源资产,稳步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坚决遏制违规新增隐性债务,逐步推动债务和财政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完善各级政府定期听取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盗窃等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实现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双下降”、打击犯罪和服务发展能力“双提升”、政治安全和治安形势“双向好”!

(九)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大力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搬迁群众、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2024届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0%以上,省外务工劳动力稳定在600万人左右。推动零工市场向乡镇、村(社区)延伸服务,整合省外劳务协作站资源,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一张网”。深入实施“技能贵州”行动,大力推进“四项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完善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一体化监管平台功能,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农民工的“血汗钱”“辛苦钱”绝不能拖欠!

加快提升教育质量。结合人口变化趋势,精准测算、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学位供给保障,加大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和城镇中小学扩容建设力度,加快构建普及普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支持赤水市、麻江县、荔波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支持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特色发展,有序推进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等4所高校设置,建设3—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面完成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理工科本科在校学生占比不低于32%。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强与高水平大学交流合作,推动提升我省高校办学质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强化校家社协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统筹实施“特岗计划”,完善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以县为单位深入开展“国培计划”,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保障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良好运行,力争北京协和医院贵州医院获批建设,做强省级龙头医院,提升全省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带动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6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运行,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让更多老百姓就近看好病。大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提升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效能。建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贵州)。深入实施“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黔医人才计划”“银龄计划”,提升卫生健康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合理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提质改造20个标准化养老机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个以上。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6%、12%。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和城镇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推进“四大文化工程”。加快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动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升级。支持“动静”“天眼”等新媒体平台提升创新力传播力影响力,唱响主旋律,传播贵州好声音。支持市(州)重点打造1—2项群众性文体赛事活动,加强“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活动服务配套。推进国家足球青训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工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事业,扎实做好外事、侨务、宗教、档案、史志、气象、地震、参事等工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将继续统筹财力,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完成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1.8万人、专升本1.2万人,县、乡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村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80%左右,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特派员实现乡镇全覆盖。(2)增强教育质效,新建、改扩建6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5万个以上,引进1500名以上省外校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帮扶。(3)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新建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4)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启动2万户、完成6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10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助餐点。(5)优化托幼服务,新建、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万个以上,对5个市(州)级儿童福利机构进行优化提质、增加床位300张。(6)强化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750公里,整治提升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1500处,改造普通公路危桥200座。(7)开展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安全改造,对全省500个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实施“水改”“电改”。(8)丰富文化体育生活,完善100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设施设备,建成25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0个。(9)打造宜居环境,新建、改建17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2万个。(10)改善生活配套设施,创建10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新增定制公交线路100条。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我们要时刻放在心上,切实把实事办好,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政府系统要更加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让廉洁用权、担当作为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我们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绝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们要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开,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不发,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提,走过场、作秀式的调研不搞!我们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凝聚起狠抓落实的合力,遇到问题要主动跨前一步、协调解决,绝不能后退半步绕着走。要大兴调查研究,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共商发展良策,绝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我们要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坚决取消不必要的督查考核,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报表材料中解脱出来。各级都要负起各自的责任,上下同心、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绝不能简单把责任层层往下压、层层往下推!我们要真正习惯过“紧日子”。牢记财政的钱是人民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坚决压减不必要的支出,严厉惩处大手大脚、挥霍浪费行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上,用在老百姓身上!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惟有全力奋斗,方能不负重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贵州省委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原标题:贵州:2024年重点在乡村合理布局风光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GW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贵州人民政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