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4亿元,同比增长50.9%,营收排名首次跃居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江苏、浙江;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同比增长1.45倍。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其中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环节营收528亿元,占新型储能产业营收三分之二。
装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
2023年,全省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69万千瓦,占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88.1%;全省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223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占全社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6.8%。
全省新增新型储能装机137万千瓦,累计装机178万千瓦,同比增长334%,从全国第9提升至第7位。
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
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2家、达到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总数达到6家;营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比例达到58.3%,比2022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
创新产品占比大幅提高。全省先进光伏电池(N型和钙钛矿)产能占比达到87%,比2022年提升32个百分点;产量占比达到80%,比全国高53.5个百分点。其中:TOPcon电池实现产量57.9GW,占全国48.4%;异质结电池实现产量3.2GW,占全国23.7%。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6月27日,中国科大马聘教授团队发布超低成本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成果,对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7月18日,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实现单结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26.1%,创造世界纪录。
市场主体增添新活力
去年,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百亿企业数量创新高。12家营收超百亿企业合计实现营收达2800亿元,其中光储业务营收超2500亿元,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近75%。
专精特新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11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家。
行业智改数转成效显著。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新培育1个智能工厂、14个数字化车间,累计培育11个智能工厂、43个数字化车间。滁州隆基、合肥中建材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合肥通威、金寨嘉悦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海外布局取得新突破
2023年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行业累计出口额480.2亿元,同比增长28.3%。2023年10月,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6%,首次跃居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首位。
国轩高科持续加大海外布局,先后完成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海外基地战略布局,并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日本Edison等海外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当地市场。
专项政策即将出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姚凯在发布会上介绍,为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光储办)牵头制定了《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作为我省首个光储产业专项支持政策,《若干政策》主要从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提出29条政策措施,其中新增政策19条,存量政策措施10条。
《若干政策》聚焦研发环节,重点从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新建研发实验线、重大创新成果突破、设立企业研发总部等5个方面予以政策资金支持。
聚焦制造环节,重点从支持招大引强、招引关键配套环节企业、皖北地区加快产业发展等3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聚焦应用环节,重点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示范应用、薄膜太阳能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新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并提出优化新型储能项目调用结算方式,发挥新型储能项目顶峰作用。
同时,《若干政策》着眼提高产业层次,兼顾出口形势、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实要求,制定了支持企业成为行业标杆、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查、开展ESG实践、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政策举措。
原标题:2023年安徽先进光伏产业营收排名首次跃居全国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