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到了光储充“检”,将“检”作为业务的一个卖点,小刘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要“检”什么?简单搜索了一下:“检”指的是充电桩可以检测车辆SOC(电池)的电容量、精度,电池单体的压差、温差、损耗等,还可以为车主提供检测报告【1】。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是普通的家庭用车,车主拿到这样一份检测报告有什么用?是否如宣传所言"这当然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 ?
小刘假想把自己代入到这个场景里,由于小刘真有一台使用C家的电芯大众ID.4。所以就用ID.4做例子好了。
小刘开着ID.4来到某CPO的光储充检站充电,好奇害死猫,充电后小刘要了一份车辆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小刘的车健康状况不佳(更为专业技术描述请恕小刘作为普通用户无法理解),建议小刘去车辆销售的4S店做进一步的处理。
小刘陷入了决策困难:
A:相信光储充检站的结论,请假半天立刻去4S店检测
B:对光储充检站的结论半信半疑,等到下一次例行检查(小刘ID4电车的目前保养仍然是免费的)去4S店检测
C:不相信光储充检站的结论,忽略检测报告的提示。
由于小刘是一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所以小刘选择了A。到了4S店,店员热情的接待了小刘,等了一会儿,4S店服务人员告诉小刘,经过专业人士的检测您的车辆健康状况良好,您请回吧。小刘说“不对啊”拿出光储充检站的出具报告巴拉巴拉向服务人员解释了缘由。服务人员非常耐心且有礼貌的告诉小刘:"先生,十分抱歉,我们只能以我们自己的检测结果为准"
小刘的心情瞬间就不那么美丽了。
让我们将场景回退多次到充电后小刘要了一份车辆检测报告的时刻,报告显示小刘的车健康状况良好,而且是次次100%良好,这样小刘是否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似乎也是不行的,决策困难和4S店与光储充检站结论互不相认的风险同样存在。
那么再试着给这个场景增加一个商业条款的约束:光储充检站与4S店签署了检测结果互认和共享的条款。并假设小刘的车的健康状况确实存在风险需要进一步的处理,而且也已经在光储充检站被成功检出。
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是应该由光储充检站还是4S店来通知车主这个不那么好的消息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应该且只应该是4S店来通知,因为只有4S店才有责任和能力承担与消除该风险(当然忽略车主不在意原厂质保的情况)。光储充检站的通知只会让小刘又回到上面提到的ABC的决策困难。
除此之外,小刘还和朋友探索了其他几种可能的场景,结论很有趣,无论光储充检站的检验结果如何,无论其检验结果是否100%准确,光储充“检”的“检”的服务对于光储充检站的服务提供商都会陷入了一个:“可以做,值得做,但是不能说”的悖论。
通过上面简单的思维试验,小刘解释了为什么对于光储充“检”,将“检”作为其业务的一个卖点,小刘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原标题:光储充"检"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