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4月4日电(记者刘宇轩)一组数字,勾勒出这家光伏企业取得的技术突破:25次刷新光电转换和组件输出的行业纪录,光伏组件全球出货量超190GW,约等于8.3个三峡水电站装机量,碳减排能力相当于在全球种植140亿棵树……
走进天合光能常州总部,一整面专利墙上,密密麻麻的知识产权专利证书整齐排列。这不仅诉说着创新主体耕耘行业积累的经验,也让来访者对我国光伏行业创造的成就眼前一亮。
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
“天合光能累计申请的专利已超过4000件。整个产业端到端自主可控的技术,现在都掌握在我们中国企业手上。”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说。
延长创新链条,打造光伏产学研用一体。得益于江苏常州的科创平台加持和企业在研发领域的长期投入,天合光能创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刷新光电转化效率的行业纪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泓认为,科创平台建立了高水平的测试分析、工程验证、模拟仿真等标准化的服务,将优化提升产业链的生产水平;通过科学家工作室的创办,鼓励科学家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参与孵化新的项目。
机械臂上下翻飞快速作业,智能机器人自主运输物料,生产线上激光闪烁……从项目研发到产线生产,在江苏,智能制造工厂的快速布局,正成为光伏产品“出货”的重要技术保障。
江苏宿迁、淮安、盐城等地,近年来均逐步建成光伏工艺集聚区和生产基地,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等核心环节,产品远销海外,也为当地优势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受访专家表示,在新能源领域,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正在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企业发展的必答题。(参与采写:魏可欣)
原标题:数字中国进行时丨25次刷新行业世界纪录,这家光伏企业如此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