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与新能源强关联的技术,被认为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所在,这就是新型储能。《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预计,未来两年,新增储能装机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将超额完成目前各省的规划目标。理想场景下,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313.9吉瓦,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1%,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39.9吉瓦。
已在各地进行应用
江苏如东,全国首个100MWh重力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再过一个多月,项目就将正式投入运行,中国重力储能也将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重力储能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产生的富余电能提升重力块进行“充电”,等到用电高峰时,再放下重力块,用重力做功“放电”,从而为电网提供电力。
如东重力储能项目所在的如东县被称为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今年一季度,如东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46.11亿千瓦时。
广东佛山宝塘储能站,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最大电网侧独立锂电池储能电站。储能站装机规模300兆瓦,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5,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4.3亿度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万吨。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如今,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今年,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今年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以满足电力保供及电网调节需求。“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还在探索更多的储能手段。常州市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国家试验示范项目。盐穴储能未来的产业化、商业化前景,还有赖于转换效率的提高和建设成本的下降,科学家仍在探索之中。
增长背后竞争激烈
近年来,储能成为新能源产业链条上最受关注的风口之一,不少尚未涉足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争相涌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储能领域超过10万家企业,一年内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高达数万家,包括食品、白酒、房地产、玩具、陶瓷在内的上市企业也纷纷跨界储能。
除了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外,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让储能的投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据悉,在北京、湖北、内蒙古等储能设备制造基地,生产线都处于繁忙状态,预计将持续到二季度,其中大型储能电站订单占比较大,超过80%;工商业订单增长较快,一季度同比增长超200%;从头部储能企业看,普遍呈现减价增量态势,订单饱满。
有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0吉瓦—40吉瓦,总装机规模将再翻一番,其中源网侧储能仍将占据主体地位;由于经济性大幅提升,工商业储能将迎来爆发期。
然而,市场过于追捧的结果是储能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此前在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储能系统技术门槛不高,不少跨界企业技术沉淀不足,产品定位模糊、渠道资源缺乏,加上储能设备建而不用,投资方追求低价配储以降低成本,这给雷同产品带来生长的土壤。
产品同质化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企业在研发制造过程中仅从供给侧角度考量硬件的简单堆叠,缺乏全链条的数据闭环管理。在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看来,设备厂家缺乏现场运行数据的有效反馈,投资和运营商则缺乏前端系统的建模。设备研发和制造是一个开环系统,数据之间完全割裂。
当市场上拥有过多同质化产品后,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据统计,过去一年里,储能电芯价格下降过半,从0.9元/瓦时降至0.4元/瓦时以下,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从1.3元/瓦时降至约0.7元/瓦时,已跌破部分企业产品成本线,且价格还在继续下行。
另据2023年储能上市企业年度业绩报告分析,虽然部分企业产能出现高增长,但营收、利润双降,或增收不增利呈普遍情况。这也与储能系统、储能电池价格快速下降趋势相一致。
未来仍然是蓝海
尽管新型储能市场价格在不断降低,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行业仍是“蓝海”。“储能一定是长跑,就像马拉松一样,现在才刚开始。”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说。
“新型储能技术面临的关键瓶颈问题主要包括储能的效率、成本、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此外,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正在尝试解决的一些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更高效的电池、研究新型的物理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以及开发更安全的储能系统等。
“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各类技术路线的储能功率、时长、响应速度等特性各不相同,均存在各自的应用场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我局组织开展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项目遴选过程中始终坚持多元化技术路线,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数量占全部项目30%,其他各类技术路线和混合储能项目数量占比70%。”边广琦说。
除了技术路径创新外,在业内看来,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正逢其时。
“新型储能预计未来会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或重要主体。”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海生认为,电力系统现在基本上是“源—网—荷”三个主体,后续会增加“储”,变为“源—网—荷—储”四个主体,新型储能将占到整个电力系统经济体量的10%—15%,为万亿元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并网管理、完善调度机制、明确技术要求,推动新型储能更好发挥系统性调节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支撑。
新型储能将如何发展?边广琦介绍说:“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示范项目跟踪,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示范带动效应,并对有关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加强试点示范项目管理,持续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严控施工质量,保障示范项目安全有序实施。加大示范项目专项政策研究与支持力度,协调解决项目面临的问题,及时总结示范项目取得的先进经验,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示范项目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确保示范项目按期投产,同时要严格按照申报方案实施,遵守新型储能项目管理相关制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及时编写示范项目验收报告,并定期通过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报送项目建设运行等工作情况。”
原标题:新型储能技术遍地开花,增长背后的竞争态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