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行业的“认亏时代”
日期:2024-05-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光伏从业人员聊天,他突然来了句虎狼之词:国内光伏行业今年整体要亏个千亿。说完便往沙发上一靠,这气势立刻让我想到《黑金》里的梁家辉。仿佛下句话应该接着:行业亏千亿,我认100亿,你认多少。

这话也不算夸张。光伏巨头们确实过得并不好。

比如,享受硅料成本优势的通威,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3%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7.8亿元。

比如一体化战略的龙头企业隆基,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7%,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3亿元。

比如硅片技术、种类领先的中环,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4%,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8.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3亿元。而且这是中环罕见的亏损。

比如ABC效率行业领先的爱旭,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7%,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5亿元。

就连Topcon的先锋、2021年的涨幅达人钧达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几乎持平,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微增19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7亿元。

大火的光伏,怎么就进入了“认亏时代”?

挡不住的热情


2021年光伏大热之后,迎来了挡不住的热情四射。门外汉们纷纷要跨界,卖牛奶的、做服装的、卖珠宝的等等都宣布进入光伏、而且动辄都是几十亿规模投资,好像光伏就是摆地摊,有钱就能做。

行业内呢,也是各种扩产、以及加大上下游一体化。比如Topcon领域,2023年落地产能395GW左右,而2022年总产能也不过80GW左右,1年就扩产了近4倍。一体化方面,最显著的莫过于通威用价格战做组件业务了。


疯狂扩产的结果,自然是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需关系的变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反复在光伏领域上演的剧本。每一次大家都会觉得不一样,但事后发现,还是一毛一样。


既然预料到过分扎堆会导致价格下跌,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

一方面,有些资金不是冲着产业发展来的,而是冲着资本运作、炒股价来的。找个地方政府、谈个合作项目、拿点政府补贴、签点意向订单、股价拉升套现。

另一方面,行业成熟玩家们形成了“合成谬误”。我平时会和一些企业做点咨询合作,发现扩产的老板们基本有两种想法:

一种是没办法,换不了行业,只能往前卷,所以别告诉我行业行不行,就告诉我怎么比别人更行。

另一种是,别人扩产肯定亏钱,是因为他们不行。我扩产,肯定有优势,能赚钱。就好比那个故事,教室里每个人都觉得大家的平均分应该是75-80,但每个人又都觉得自己应该是85-90分。

于是,一群85-90分的选手们,集体考出了60分的水平。

扛不住的技术迭代

光伏是制造+科技属性,天然存在着经营门槛。制造属性,需要发挥规模优势、甚至一体化战略,从而摊薄固定成本。然而,光伏又面临着技术迭代,尤其电池领域,从BSF到PERC到Topcon、HJT、IBC等等,还未演变结束。

每一次技术升级,也都需要产线进行升级,比如从PERC到Topcon单条产线可以花四千万进行改建,但如果是HJT技术,那就意味着旧产线完全淘汰。

所以,光伏公司的产线,实际折旧速度要比10年快得多。如果是2021年投产的PERC产线,那么2022年可能就没什么市场竞争力了。而这种淘汰,就会体现到利润表上,出现产线大幅折旧。

而且,对于以晶硅为基础的光伏电池而言,还有钙钛矿这种非晶硅技术,在虎视眈眈,有可能对行业造成更大的冲击。

另外,技术升级也会导致产品库存减值。例如Topcon取代PERC、N型硅片取代P型硅片,都会导致旧产品销量下滑,企业也不得不计提减值。

同时,产品价格下跌,也会导致库存产品销售不达预期,需要减值计提。

而此次一季度业绩大“认亏”中,就有不少是计提带来的损失。

例如通威股份2023年4季度计提减值62亿元,今年1季度计提2.6亿元;隆基2023年4季度计提减值70亿元,今年1季度计提28亿元;中环2023年4季度计提减值30亿元,今年1季度计提5亿元。

虽然计提是账面处理的方式,但导致计提的原因,却是实实在在的经营压力。而且是无法抗拒的。毕竟,技术的进步,不以个别企业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一旦技术迭代发生,一体化企业的优势,也会变成船大难调头的劣势。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几个宣称技术领先的企业,在新一轮技术迭代中,完全没有体现出优势来。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不过是实验室效率的不断刷新而已。

但是,对投资人而言:我不要实验数据,我只要市场领先、我只要经营利润。

吓退了的资金

高峰有多耀眼,低谷就有多惨。经过2023年产业链整体价格的跳水下跌后,不少冲动的资本还是被吓退了。

比如海源复材滁州光伏项目终止。向日葵终止了10GW的TOPCon电池扩产项目,奥维通信终止了5GW的HJT电池组件项目,和邦生物暂缓在光伏组件项目的投入。聆达股份的电池产线停产,还导致公司被ST,股价从最高点下降了90%。

龙头公司项目也有推迟,比如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包头项目延期,合盛硅业多晶硅项目分期投产。

另外,资本市场的钱袋子也扎紧了。比如,通威取消了160亿的定增项目,硅片新秀高景太阳能的IPO也几经波折、仍未定论。

钱少了,野蛮的冲动也就少了,熬一熬,行业出清也就快了。小公司自然要被狂风吹去,但是,在这一轮的技术迭代、行业淘汰中,几家龙头企业是否会有从一线滑落二线的风险呢?

而光伏行业的“认亏时代”,实际也是企业的突围阶段、投资的观察窗口。

原标题:光伏行业的“认亏时代”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董指导聊科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