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比亚迪股价狂飙 新能源车强势进击
日期:2024-05-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nxinr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5月28日晚间,比亚迪在西安举行的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成为汽车市场与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该技术被认为是比亚迪在插电混动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5月29日,受利好消息刺激,比亚迪A股港股联袂大涨,并带动当天A股汽车板块整体上扬。

王传福宣告

全球插混已进入中国时刻


在5月28日的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了最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进一步刷新并降低了汽车的油耗水平。

比亚迪表示,依靠这款最新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可提升至46.06%,并借此做到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以及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发布了搭载最新技术的两款新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售价在9.98万元至13.98万元。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表示,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已走在了世界之巅,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现在全球每卖出4台插混车型,就有3台来自中国品牌。”王传福表示。

王传福还表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流,燃油车成为非主流。他还表示,中国品牌已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发布会后,不少机构对比亚迪的新技术与新车型表达了关注。

国金证券表示,比亚迪DM-i5.0技术搭配的插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目前居全球汽车产业最高。相较DM-i4.0技术,发动机进一步轻量化,通过提高压缩比实现热效率突破;电机功率提升;油箱容量从48L提升至65L。同时,两款搭载新系统的新车型定价大超市场预期。

中金公司认为,比亚迪是插电混动技术的先行者与领军者。DM技术历经多次迭代升级,目前逐步形成DM-i、DM-p和DMO技术矩阵,对应低油耗、强动力、越野等不同汽车消费需求。在第5代DM技术能耗优势再升级的背景下,新车上市有望支撑销量继续走强。

比亚迪大涨

刺激零部件板块涨声一片


受利好消息刺激,5月29日,比亚迪A股与港股双双上涨。其中,比亚迪A股股价收报224.7元/股,上涨8.35%;比亚迪港股收报 217.6 港元/股,上涨5.32%。

比亚迪的大涨点燃了整个汽车板块的激情,A股汽车板块当日大涨 2.6%,在所有板块中涨幅居前。汽车零部件板块多股出现较大涨幅,欣锐科技“20cm”涨停,卡倍亿、恒勃股份分别上涨11.95%、10.03%,通达电气、湘油泵、福达股份等多股涨停。

事实上,除比亚迪放出新技术与新车型外,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消息也不断。问界新M7焕新版5月17日开启预订,底盘悬架、激光雷达、座椅、音响等全方位升级;5月20日,小鹏汽车发布AI技术最新进展,致力于成为AI智能驾驶的全球开创者。

此前,中国信通院今年4月发布了国内首个汽车大模型标准,涵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三个领域。开源证券指出,小鹏灵犀、比亚迪璇玑等车企自研大模型已经实现了上车,而百度、商汤等第三方供应商也推出了智驾大模型。大模型能够推动自动驾驶数据闭环运行,助力仿真系统场景库构建及仿真测试,在算法迭代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有望推动L3级智驾加速到来。

5月15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启2024年新能源车下乡活动。此前,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以旧换新有望带来7000亿元的新车消费规模,并带动汽车市场全链条加速发展。

渗透率提升

机构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海通证券表示,“五一”假期之后各汽车厂商纷纷加码促销,相较4月底,市场总体价格仍在下探。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相对稳健,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预计可达77.0万辆,环比增长13.7%,渗透率预计达46.6%,再创新高。

展望二季度,财通证券认为,汽车板块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是以旧换新政策落地,随着存量汽车的加速替换,行业销量有望进一步得到提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提升,小米等“造车新势力”逐渐放量,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有望持续旺盛。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节节攀升。整车端推荐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智能化零部件方面,推荐华域汽车、伯特利、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科博达、均胜电子、星宇股份等公司。

原标题:比亚迪股价狂飙 新能源车强势进击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金融投资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