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深度内卷下,光伏企业如何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日期:2024-06-0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期,光伏行业出现供需严重失衡,今年第一季度,整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60%,低价竞争带来了全产业链亏损以及深度内卷。

业内呼吁,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对新上光伏项目或者在建产能项目要加大审查力度,企业产能技术应该符合先进技术指标体系要求,并且兼顾在未来光伏领域的产品研发投入情况,作为办理项目申报备案的前置性条件;同时,建议调整大型光伏项目遴选中标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性、产品质量性、稳定性、产品绿色属性以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等指标的权重,破除以低价取胜的做法带来的惯性内卷,提升产品技术价值,鼓励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给光伏新技术的培育提供必要的持续的研发、保障和市场空间。

低于成本价恶性竞争


1.88元/W、1.52元/W、1.35元/W、1.04元/W、0.99元/W、0.80元/W……2023年以来,光伏组件招标报价一路走低,“内卷”加剧。

2023年10月18日,在华电集团集采开标中,某厂商P型组件报出0.9933元/W的最低价,光伏组件报价首次跌破1元/W,相较2023年年初1.8元-1.9元/W的行业平均报价接近“腰斩”。2024年1月9日,中国电建42GW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采开标,N型组件和P型组件最低报价分别为0.87元/W和0.806元/W,再次刷新新低。

今年4月以来,光伏组件招标价格更是全面进入“0.8时代”。索比光伏网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单个项目中标价格来看,P型组件中标均价从1月份0.943元/W降至4月份0.839元/W,降幅约11%;N型组件中标均价从1月份0.901元/W降至4月份0.885元/W,降幅约2.7%。

5月17日,国华投资2024年第一批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布。标段1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所需的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580Wp及以上的光伏组件,投标单价为0.869元/W;标段2各项目所需的N型单晶硅双面双玻580Wp及以上的光伏组件,投标单价0.859元/W。

“目前,成本控制能力最强的一线光伏组件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在0.9元/W至1元/W,而当下的招标报价意味着全行业已进入亏损状态。”某头部光伏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当下光伏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无法自拔。

龙头企业亏损

4月29日晚间,“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公布的一季报显示,隆基绿能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37.59%至176.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61%至亏损23.5亿元。

隆基绿能指出,造成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整体毛利率明显下滑,本期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由于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1.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0.82亿元。

同日,通威股份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同样出现亏损,公司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滑41.13%至195.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9.15%至亏损7.87亿元。公司同样指出,公司Q1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同比下降均为受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而此前已经连续12年没亏过的硅片龙头TCL中环,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亏损。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亏掉27.72亿元。这超过了前三个季度中的任何一个季度。今年一季度TCL中环业绩继续8.80亿元。也就是说,在过去半年中,TCL中环已经亏掉了36.52亿元。

此外,其他公布了一季报的光伏企业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公司业绩同样大幅下滑。晶科能源净利润同比下滑29.09%至11.76亿元,天合光能净利润同比下滑70.83%至5.16亿元。

行业或在6月触底


经过数轮的调整之后,现如今A股光伏板块的整体估值泡沫的确已经挤出不少。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光伏龙头企业相继刷新近几年来股价新低,表明左侧信号显现,“股价的‘底部’或许不远了”。

从光伏产业链各端的价格来看,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价格目前已经低位运行。特别是在组件端,低价仍然是部分组件企业的竞标策略。

根据索比光伏网报道,4月23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4-2025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其中,标段一N型TOPCon组件投标价区间为0.79元至0.93元/W,标段二P型PERC组件投标价区间为0.74元至0.889元/W。该媒体称,“这是业内首次有企业在央国企组件招标中报出PERC组件含税运费0.75元/W以下的价格。”

不可否认的是,组件企业围绕价格的缠斗还需维持一段时间。

根据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6月份或有可能迎来光伏行业这轮调整的“底部”。

“今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PERC产能或出清、或升级,这一趋势会快速到来。”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表示,预计今年6月份以后,国内光伏产业又会回到比较健康发展的通道中去。

国金证券预计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Q2盈利能力将开始呈现环比改善趋势(典型如玻璃:预计Q2价格环升+成本环降+销量环增);此外,预计后续“落后产能关停”相关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显著提高,从而加深市场对“出清”进程的认知,并逐步吸引部分左侧资金入场布局;今年以来宏观层面的多次积极表态和密集配套政策也将对板块情绪和估值中枢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如何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在光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和业绩说明会上,“如何应对价格战?”成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5月16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天合光能表示,公司积极布局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分布式系统业务和支架业务已贡献较好利润,可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此外,公司一体化布局处于合理水平,在价格波动时期可根据成本效益情况,灵活调整外购和自产硅片比例。

隆基绿能则表示,公司应对行业变化主要有两点措施:第一,通过技术创新,使用新的迭代产品推进产业进步,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第二,针对客户不同场景,对准客户需求。例如,公司高端组件在一些区域很受欢迎,刚上市时比正常组件有40%左右的溢价。

光伏行业协会已行动起来。在5月17日举行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人士表示,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同时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发挥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改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同时,与会人士认为,光伏企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主体责任,杜绝恶性竞争,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金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提高各项指标要求,深入实施《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同时,支持产业创新突破,实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实《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前瞻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培育光伏新质生产力。

钟宝申建议,参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出台光伏产品招投标管理办法。他认为,应加大技术创新、质量可靠性以及企业经营能力等非直接价格因素在评标中的评分占比。“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营至关重要。”

另外,钟宝申建议,对于投运项目进行持续评估,由项目生产运营单位通过设备运营数据对设备进行二次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新项目设备选型的重要参考,并纳入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这将有效遏制不良商家利用规则漏洞,低价中标后在供货阶段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行为。”

原标题:深度内卷下,光伏企业如何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财富网,网易财经,证券时报e公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