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比完价格、技术,光伏行业接下来比的是?
日期:2024-06-0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wangxin_yjm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1896年6月4日的深夜,底特律巴格利大道58号附近的街道上响起了“突突突”的声音。这是33岁的亨利·福特在试验自己设计的第一辆汽车。

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在底特律成立了一家汽车公司。福特设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要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让世界骑在车轮之上。

但是福特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尽管19世纪末汽车就已经发明,且工业革命已经进行到了电气化阶段,但汽车制造工厂里的工人们还是拿着榔头敲打零件,原材料的运输靠的则是铲子和手推车。

福特知道,这样生产出来的汽车价格昂贵,绝不可能是人人都买得起的消费品。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势在必行。

流水生产线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被引入了福特汽车生产车间里。福特将生产过程细分为多个简单的工序,并将工人分工协作,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个简单的任务,这种分工与协作的模式使得汽车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

通过流水线大规模生产,1908年研制出的福特T型汽车,产量6000辆,售价850美元;1916年以360美元卖出60万辆。到1927年,T型汽车卖出1500万量,售价只有290美元。

亨利·福特不仅改变了汽车工业,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在100多年以后,所有的大规模工业制造业,都遵循这流水线生产的方式。以大规模生产制造降低成本,也成为规模化工业制品领域中的不二法门。

在漫长的工业演进历史中,工厂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蕴藏在工厂之中的效率、良品率、工艺、成本……往往是被人忽视的关键命脉。

在2024年的中国,我们或许会对这一概念更有感触。中国光伏产业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同时,正面临着残酷的内卷。在技术变革、产业竞争的多方压力之下,谁能有着更好的生产制造效率、谁能实现更低的生产制造成本,或许谁就能赢得新的未来。

血拼时代

当前的中国光伏市场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残酷。

今年以来,以主材为首的产业链价格进一步走低,截至5月底,硅料、硅片较年初已跌去近4成,电池、组件跌幅也有20%;与去年一季度的高点相比,硅料、硅片跌超80%,电池片跌超60%,组件价格也已折半。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各品类硅料5月降幅均在12%以上,二季度总体降幅也均达到了37%以上。面对重压,硅料企业不得不大面积减产。根据SMM统计,6月国内多晶硅排产将大幅减少至13.6万吨左右,环比5月实际产量减少约24%。

在光伏产业链的另一端,组件价格更是跌跌不休。无论是单晶PERC还是N型组件,二季度价格普遍都下降了10%左右。招标方面的价格更是触目惊心,已经有N型组件报价跌破0.8元/W。

光伏制造业价格的全面下滑,还伴随着需求高速增长的时代终结。根据国家能源局在5月23日公布的今年1-4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4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为14.37GW,同比下降了1.91%,而在更早的3月份,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2%。

显然,光伏行业的寒冬已至。

今年第一季度,产业链多环节已进入历史性低位。近三成光伏上市公司面临亏损局面,行业龙头企业也正集体面临业绩“滑铁卢”。今年第一季度,七成以上光伏上市公司面临业绩“大变脸”,TCL中环、双良节能、中来股份等一众行业龙头企业净利同比骤降100%以上。

挑战不止于此。

从2022年开始,光伏产业逐渐进入了P型电池技术转向N型电池技术的时代。新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超过行业预期。在新旧技术交替之际,各类新技术之间的“你争我夺”往往成为热点话题。在P/N技术路线切换的过程中,TOPCon、HJT、BC这三大晶硅电池技术已经成为了主声浪。

当产业链价格全面下跌,意味着每一分、每一厘的成本,每一个小数点数字的效率,都会成为企业间角逐的胜负手。换言之,只有掌握了最高的生产效率、最低的成本和最高效的技术,才能在光伏的血拼中,杀出重围。

灯塔光辉

浙江嘉兴,诞生于此的红船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奋勇前进。如今,这里也正蜕变成为光伏制造业的制高点。

机械臂快速、有节奏的挥舞,完全无人自动驾驶的AGV频繁地穿梭在生产车间里,一片片电池、一块块组件迅速地被分装、生产出来,并进入库房,而偌大的厂房里,只有若干生产环节交界处有着几个工人。

这里是隆基绿能位于浙江嘉兴的光伏组件基地,也是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灯塔工厂”。它们希望借用这一古老的灯塔隐喻,指引着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

2020年,隆基绿能嘉兴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基地大规模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开发实施了30多项数字化用例,推动智能制造。”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介绍说。

新技术的投用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在嘉兴基地内,每16秒便有一块光伏组件下线,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

“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带来更多的优势。”隆基绿能组件制造中心精益智造负责人胡智锋表示,“除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保证非常稳定的产出质量,良品率也可以得到提升。这种标准化的工厂可以在全世界各地复制,而且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随着组件生产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组件生产基地分散在全球各地,更贴近终端市场。如何保证组件生产过程的一致性,确保达到组件产品交付要求,且满足当地的合规和产品认证方面的要求,是企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灯塔工厂的认证,不单单是工厂本身通过认证,而且是隆基绿能在产品质量、产品效率、产品性能等维度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结构化能力。”张海濛说。

高度智能化的灯塔工厂让光伏产品的生产制造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而隆基绿能选择用这样一个“超级武器”去生产另一个“超级武器”——BC产品。

自从在2023年隆基绿能确认以BC作为未来的技术路线选择后,市场上不时就存在质疑声。此次灯塔工厂的揭晓,让隆基绿能给了外界一个明确的答复。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场景,可能所需要的产品技术特点完全不同。隆基绿能深谙这一点,基于BC技术,陆续发布多个场景化组件新品Hi-MO X6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MO 9等等。

“灯塔工厂的高性能可以满足客户多变的多样化要求,而且保证不同生产基地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张海濛说,“对于隆基绿能来说,在掌握了晶硅技术天花板BC之后,灯塔工厂让我们在生产制造端也能够实现终极。”

一手掌握BC技术,一手掌握灯塔工厂。隆基绿能在悄无声息之间,已经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拿下了两个关键优势。隆基绿能宣布,持续将隆基嘉兴基地灯塔工厂敏捷智造模式快速横向展开,推广至更多生产制造基地。张海濛表示:“隆基嘉兴基地灯塔工厂只是一个起点,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建设,打造成将来可复制的高水准工厂。” 

原标题:比完价格、技术,光伏行业接下来比的是?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能源杂志官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