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累计装机262万千瓦!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日期:2024-06-2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甘肃省国资国企把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作为贯彻甘肃省委、省政府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战略,构建甘肃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近年来,甘肃省国资国企抢抓甘肃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链”重大机遇,以深入实施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6+1”行动为抓手,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助力甘肃省“风光无限”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强化项目牵引 推动新能源产业全面加力提速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属企业谋划65个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牵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新能源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甘肃省属企业积极争取新能源指标、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新能源装机262万千瓦,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新能源规模1520万千瓦。甘肃电投集团积极参与河西地区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建设,瓜州干河口20万千瓦光伏、永昌河清滩30万千瓦光伏等6个总装机9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完成新能源项目投资40.6亿元,新能源发电量26.21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11.53亿元。酒钢集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240万千瓦示范工程子项目金塔白水泉一期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玉门红柳泉一期20万千瓦风电项目基本建成。金川集团东大滩30万千瓦光伏项目2023年7月并网发电,全年发电5.8亿度。储能产业项目实现新发展。主动适应甘肃省能源结构加速变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设低成本、灵活高效的储能项目,大力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甘肃公航旅集团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列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重点项目。甘肃电投集团卓尼九甸峡120万千瓦、张掖龙首70万千瓦等抽水蓄能项目正在争取纳入国家抽水蓄能发展规划。甘肃省属企业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8万千瓦,甘肃电投集团、甘肃能化集团、甘肃建投集团等6户省属企业加快推进国家第三批沙漠、戈壁和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590万千瓦配套储能、腾格里沙漠基地自用600万千瓦新能源配套综合储能等项目。调峰煤电项目发挥新功能。甘肃相关省属企业围绕发挥新能源发展所需煤电支撑保障功能,积极投资建设调峰煤电项目,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甘肃电投集团酒湖直流调峰火电常乐电厂一期工程4*1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每年带动全省1200万千瓦新能源打捆外送;总投资150亿元的常乐电厂2*100万千瓦扩建、张掖电厂2*100万千瓦扩建火电项目,2023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甘肃能化集团加快推进兰州新区2*35万千瓦煤电项目建设和宁县电厂2*66万千瓦煤电调峰项目前期工作,预计2025年建成投运。

积极主动作为 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协同发展

甘肃省属企业借势甘肃省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风口”,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量质提升和品牌建设为根本,乘势而上谋划发展风机制造、光热设备、新型储能,以及氢能、核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优质装备产品,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发展风光发电装备制造产业。目前,省属企业已形成32万吨塔筒、1.5万吨法兰、100套主轴、200套齿轮箱、260套发电机等风电装备制造产能,以及1.12万吨工业硅、5.7万吨光伏支架、100万千瓦逆变器等光伏发电装备产能。酒钢集团建成年产21万吨风电塔筒、4万吨光伏支架及2.8万吨工业硅制造产能,正在加快建设年产1万吨风电法兰项目,2023年制造塔筒、光伏支架13.7万吨,实现产值9.07亿元。兰石集团持续巩固光伏装备与工程领域N08810、N08120冷氢化反应器等核心产品优势,实现光伏设备制造订单3.65亿元。甘肃电气集团加大技术研发,大力提升TSW系列兆瓦级变流器、TSPV系列逆变器产品性能,完成30kW、200kW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4.2MW永磁同步电机样机试作,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前瞻布局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兰石集团成功研发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高压氢气储罐、离子液压缩机等新产品,已具备1000Nm?/h电解水制氢装备、储氢球罐和98MPa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常温常压固态合金储氢及燃料电池系统、绿氢制甲醇、绿氢合成绿氨、氢化工应用研究,建成甘肃省新型氢(氨)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推进电化学、熔盐、氢(氨)与甲醇等储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核能装备制造产业。甘肃电气集团长开厂获得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广核集团资质认证,中压1E级开关设备产品(产能100万千瓦)在核电领域的应用持续上升,核电领域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兰石集团构建核能“一体两翼三新”产业链,实现核装备制造全产业布局,具备核电站预埋容器、核电用板式换热器、乏燃料后处理领域成套槽罐类设备生产能力,取得核能装备市场订单7.07亿元。

强化科技创新 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甘肃省属企业深入贯彻落实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强科技”行动等决策部署,加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为推动甘肃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24.35亿元,同比增长14.77%,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7%,其中8户企业达到3%以上。金川集团设立1000万元/年的研发专项资金作为公司科研基金,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前瞻性探索研究。甘肃科技集团制定科技协同转化专项管理办法,实施“集团引导所属企业科技发展计划”,设立科技协同转化专项资金,支持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暖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转化应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甘肃电气集团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永磁复合电机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发和试制,进入产业化阶段。兰石集团联合中科院武威新能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承担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超高温熔岩用紧凑型波纹板换热器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产业化、国产化,解决高端换热设备“卡脖子”问题。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兰石集团充分发挥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作用,发布引领项目验收实施细则,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自主研发98兆帕、50兆帕高压气态储氢系列容器,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核工业环保装备超压机研发项目,实现超压机产品进口替代,填补我国在核工业废料处理领域兼容装备空白。酒钢集团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卡脖子”技术攻关,省列重大科技专项第四代核电快堆用“卡脖子”316H不锈钢,成功用于霞浦600MW示范堆项目;氢燃料电池用不锈钢材料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标,不锈钢光热熔盐储罐用347H材料在甘肃、青海等地光热熔盐储罐项目实现批量供货。

原标题: 累计装机262万千瓦!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甘肃省国资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