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从芯到网!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正式发布
日期:2024-06-2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6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华为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隆重对外发布“全球首款从芯到网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

此次华为正式推出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是已经超越光伏,超越了储能,将光储产业、甚至是全新能源产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将加速构建以光风储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十年技术磨砺

新能源行业从光伏出发,已经历数十年,当我们回看其发展逻辑,会发现整个历程就像人类的学习过程,光伏、风电、储能、电网……一个个端点如神经元串联起来,又逐步延展铺陈,正在构建成庞大的“神经网络”——人类的新型电力体系。

全球首款从芯到网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揭幕


据华为数字能源电站储能业务总裁郑越介绍,华为数字能源应用前沿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可控性解决了锂电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将组件、储能、构网、数字化等单点技术进行融合、创新。经过多年的应用与验证,不断探索,性能全面升级,凝练出安全、构网、智能与高效的关键能力,重磅推出这一全新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

据了解,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与同期发布的智能光风储发电机深度“咬合”,不仅能够构建全场景构网能力,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和电力消纳,还能从芯到网,为100%新能源构建的新电网提供机电、热、环境、系统、电网的全架构安全。

郑越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的双轮驱动,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步步求证,在多模式、多场景、多规格的融合创新下,实证了从安全到构网,从数字化到规模化应用的高质量之路。”

在发布会上,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周涛发布了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他说:“华为围绕‘光储用网云’打造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让光伏发电从跟随电网走向支撑电网,为新能源发展扫清关键障碍,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这一世界级难题,通过电压、频率和功角三大稳定重构技术实现发得多、送得完、控得稳。”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搭建起了离网供电系统,让新能源发电从跟随电网走向支撑电网,发电系统也需与之相匹配,在发电过程中将更加“平滑”稳定的电力输入电网中,智能光风储发电机与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共同支撑了新能源为主力供电的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

今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明确告知自4月1日起,电网将不再承担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义务。

一方面是新能源发电在发电量占比日渐飙升,另一方面是大电网可以对全额收购新能源发电说“不”。在这样的状况下,微网将不敷使用,必须有更大的新的新能源电网独立运行。

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卓越的全场景构网能力将成为新能源独立电网的生力军。

全场景构网:从跟随到支撑

郑越介绍说:“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包含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智能组串式储能控制器、智能箱变、智能子阵控制器、智能电站控制器,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其最重要的四大价值是全架构安全,全场景构网,全链路数字化,生态开放。”

这其中,构网能力是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卓异于储能系统的最根本的价值,其本质是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和电力消纳。根据青海某项目测算,在SCR=1.5时,相比传统方案,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可以多送出40%的新能源电力。除储能设备初始投资外,全生命周期每100MWh可节省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减少1.5元/Wh的成本。

随着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出,在能量储存和应急备用电源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平衡调节等技术功能。但是,储能的被动和辅助功能一直未曾改变。

华为数字能源化被动为主动,增加了储能系统的基础价值,使其主动成为担任主供电系统的角色。

郑越说:“这是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与生俱来的原生能力,保障了全场景构网的全生命周期稳定可靠。”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的强大构网能力已经在拉美墨西哥的百兆瓦弱网构网、西藏高海拔的极弱网构网、新疆百兆瓦风储构网、青海百兆瓦多能互补协同构网等多个项目中得到验证。其中,最大规模化应用还是当属沙特红海新城GW级的100%光储离网项目。

沙特红海新城项目储能规模达1.3GWh,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是单纯依靠储能系统从0到1建立完整电网第一个应用案例。

郑越自豪宣布:“十年磨一剑,华为构网型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强网、弱网和离网,已经实现从MW到GW到规模商用。”

构网不是终点,重要的是构网后保持全生命周期的稳定性。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是一个ONE MATCH ALL的平台,并不会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而产生波动。

已经平稳运行8个月沙特红海项目就是明证,100%新能源对华为储能系统构网毫发无伤。新能源发电的波动与不稳定性是天性,针对现场变压器突投需求频繁、电机等冲击性负荷启停产生冲击电流,造成电网崩溃问题,华为在这一项目中通过先进的构网型储能算法,在不超配PCS前提下,支持100%储能额定容量变压器的投切,保障整网稳定供电。

从芯到网:全架构安全

储能,安全要义永远第一。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基于AI、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从电芯到电网,多维度进行健康守护,实现了“机电/热/ 环境/ 系统/ 电网的全架构安全”。

电芯安全,是最基础的保障内容。华为联合电芯厂家,共同定义全场景的电芯设计规范,在跌落、针刺、挤压、析锂等测试标准,都提出了高于业界常规的目标。并且是以专线生产,专线专人,CPK可以做到1.67以上、业界A+级水平。电池包安全。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单元,华为采用四大技术:正压阻氧与定向排烟、芯间隔热、高交联材料绝缘、“智”冷算法技术,确保电池包热失控不扩散。储能系统安全。华为采用专利的热失控主动泄爆技术,这使得华为储能产品成为业界唯一一家在第三方机构完成集装箱级热失控主动泄爆的厂家。电网安全。华为采用全新的双级硬件架构,在全范围SCR下各种复杂电网的全面自适应,尤其是高电压穿越有功不降额。

郑越强调说:“双级架构可以确保任何时候的高低电压穿越下,功率不反灌,确保直流系统的绝对安全。这两点是业界主流的单级架构绝对做不到的。”

全链路数字化:经济性、安全性再升级


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对很多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却是华为的“舒适区”。不仅满足储能初始配置循环效率、恒功率放电范围、可用度、SOC精度的四大核心指标外,在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中,强化数字化的效果点滴可见。

不仅如此,智能化技术还助力平台顺利穿越超20年的全生命周期,在规划、建设、运维和运营中,处处体现数字化所带来的收益最大化,安全显性化效果。

如在维护阶段,基于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的一包一优化,实现SOC免人工上站标定;在运营阶段,光风储的深度融合,可智能化自动调整光风的最大化出力,降低度电成本,实现高效协同,更需数字化的预测和协同能力。

据了解,之所以命名为“平台”而非独立设备,是因其不仅能兼容业界不同规格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芯,容量灵活多变,且支持全倍率场景应用,实现生命周期内更优度电成本,为各种商业模式提供更多收益。

华为表示:“针对新能源渗透率不同的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组串式储能控制器的灵活配置来实现,支持灵活扩容,平滑升级,适应和支持更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正在助力新能源行业迈向一个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时代。

原标题:从芯到网!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正式发布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