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创“新”提“质” 赋能高质量发展——玉门市全力构建光伏光热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日期:2024-06-2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inxinru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6月22日,甘肃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凯盛大明”)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一期二线点火仪式在玉门经济开发区举行。这标志着我省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

近年来,玉门市引进甘肃凯盛大明等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速绿色转型升级,构建光伏、光热玻璃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一次并购整合助力产业前行

2020年,甘肃凯盛大明投资38亿元在玉门市投资建设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与深加工生产基地,逐步完成了全氧浮法生产线投产、凯盛硅基超白砂项目投运、光热反射镜项目投产。光热超白浮法玻璃已实现达标量产并取得行业认可,批量应用于光热发电项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23年,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玻璃”)基于新能源产业布局,将目光投到了中国新能源主要应用地区——甘肃。而此时,坐落于甘肃玉门、国内最早生产光热发电反射镜和光伏发电面板玻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光热发电反射镜玻璃占据市场产能80%的企业——甘肃凯盛大明发展正当时。

一场“双赢”的并购顺利成交。2023年10月27日,中国玻璃宣布完成对甘肃凯盛大明的并购。

完成收购后,中国玻璃业务扩展到西北地区。甘肃凯盛大明则成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通力合作的典范,技术、设备、资金、管理等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作为中国玻璃的第八个生产基地,在金融融资方面更有利了。母公司拥有的国家级实验室、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可以支持我们在西北项目的快速发展。”甘肃凯盛大明董事长屠有军说。

至此,一次并购整合让甘肃凯盛大明立足玉门、辐射西北、展望全国,一跃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并决定投资建设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一期二线工程。
一块玻璃背后的“产业密码”

“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就在办公室守着,造好一车玻璃就拉走一车。”甘肃凯盛大明企管部总监尚鹏飞说道。超白光热玻璃和光热反射镜让全国各地的客户蜂拥而至。

甘肃凯盛大明玻璃制造部总监田文龙表示,过去国内光热发电企业所需的光热超白浮法玻璃一直依赖进口。围绕这项“卡脖子”技术,公司进行攻关,突破料方、设备、工艺三大壁垒,生产的光热超白浮法玻璃反射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0.3%,实现了进口替代,保障我国光伏组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光热反射镜产品企业。

作为一家集上游原材料硅矿开采和下游产品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甘肃凯盛大明每天可生产玻璃材料1.2万重箱,达600吨,产品供应西北五省及西南、华南地区。

甘肃凯盛大明不断瞄准需求、升级供给,源源不断地创造新机会、开拓新空间,带动玉门的新能源产业及周边硅基产业链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甘肃凯盛大明今年全年的生产份额已被抢订一空。

一条产业链的延伸

“我们落户玉门后,发现当地石英石铁含量比较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就又在上游投了一个石英石提纯项目。下游我们做石英石加工,从此开启了光热玻璃的全产业链之旅。”甘肃凯盛大明常务副总经理霍富说。

甘肃凯盛大明以光伏、光热玻璃为核心,上游向纯碱、石英砂等产业延伸,下游与太阳能电池片、光伏背板等构成光伏组件。从矿山开采、矿石加工、矿料提纯到新能源玻璃生产,再到新能源玻璃的后端加工,就这样一步一步聚点成珠、串珠成线、绕线成链,最终实现了光热玻璃全产业链贯通。

当前,点火投产的甘肃凯盛大明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光伏玻璃生产线也是全产业链成果,发展目标直指西北地区光伏玻璃行业第一。

“我们立足玉门,向新疆、青海、内蒙古辐射,把新能源的产业布局在西北做大做强。”霍富说。

作为上游链主企业,甘肃凯盛大明建成光热、光伏发电玻璃材料及后端加工生产线,填补了我省光伏玻璃原片生产线的空白,与周边首航光热、中车塔筒、宝能光伏支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抱团发展,对光伏光热设备组件等下游产业发展带动效果明显。

近年来,玉门市立足实际,精准招商,紧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壮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艾郎风电、凯盛大明、锦辉长城、融信汇能、水泥塔筒、中车整机制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13家,已具备风机叶片、风轮、塔筒、光伏支架、光热玻璃等的规模化生产。

丰富的产品型号及较强的生产延伸能力,使得玉门市新能源装备备受市场青睐,产业产值不断上涨,带来了27亿元的年工业产值、3500多个就业岗位。仅今年上半年,玉门市重点实施的新能源项目就有14个。更多从事制造新能源发电相关配件等设备的企业正加速融入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创“新”提“质” 赋能高质量发展——玉门市全力构建光伏光热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每日甘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