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 » 正文
 
广东阳春市:培育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重点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等产业
日期:2024-08-0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7月29日,阳春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春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

文件明确,培育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优化能源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等产业,抓好阳春文惠300兆瓦平价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阳春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阳江阳春润龙风电场等项目动工建设。积极引进新型储能项目,推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前期工作,谋划建设抽水蓄能发电项目。积极谋划阳春市新材料产业园,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新材料产业高地。

推进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企业水循环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创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省级节水标杆园区。

原文如下:

阳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春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阳春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信局反映。

阳春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9日

阳春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粤发〔2023〕7号)以及《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府〔2023〕14号)精神,进一步落实制造业当家,推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当家”工作要求,切实将“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落到实处,聚焦制造业当家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科学增长,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阳春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7年,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家,着力打造5个百亿级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展望到203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发展一批产业链主、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二、实施集群强链提升行动,在产业能级上实现新突破


(三)构建产业区域高质量发展布局。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按照阳江市工作部署,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鼓励措施和产业规划,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开发重点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差异化产业带区域发展布局。实施“5+2”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打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中医制药、食品加工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进入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赛道。(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四)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巩固新型建材产业优势。引导新钢铁、海螺水泥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力促墨儿谷3D打印设备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华润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配套9MW余热发电项目迁移到阳春市,通过不断延伸下游深加工、拓展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打造粤西地区重要新型建材生产基地,申报省级先进材料特色园。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全产业链发展数控机床产业,推动汉霸智能装备、创能精密等数控机床项目建成投产,打造省数控机床产业特色园。[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园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五)提质升级优势产业。做大食品加工产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中健食品等项目建设,围绕春砂仁、坚果等八大精新特优产业,加快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推动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智能家电产业。推动智通电气生产项目等项目建设,推进市智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全国家电龙头,高质量引进一批智能装备及智能家电产业项目,推动家电重点企业落户。做强中医制药产业。依托阳春“南药之乡”资源优势,力促中医药产业园动工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推动现有产业从原材料到深加工再到生物医药产业延伸发展。[市工信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园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六)培育发展成长型产业。培育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优化能源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等产业,抓好阳春文惠300兆瓦平价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阳春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阳江阳春润龙风电场等项目动工建设。积极引进新型储能项目,推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前期工作,谋划建设抽水蓄能发电项目。积极谋划阳春市新材料产业园,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新材料产业高地。[市发改局牵头,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园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强化产业链服务。落实产业集群“链长制”,加强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食品加工、中医制药等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信息链、服务链、人才链专项调度,提升产业链资源整合及协同能力。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发挥资源禀赋和原材料优势,推动现有产业不断提质升级,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强链补链,提升链条韧性。加强产业链企业监测。借助阳江工业大数据平台作用,定期收集更新全市产业链数据,强化产业链的分析研判。[市工信局、市发改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园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八)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开展优势产业提升行动。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支持工业设计应用向专业化、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倡导提供集成设计、并行设计、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综合发挥工业设计支撑引领作用。实施“设计走进中小企业”工程。鼓励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工业设计企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向我市拓展业务、开设分支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差异化、品牌个性化等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服务,助推当地产品升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工业文化助推行业发展的路径模式研究,支持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开展工业文化赋能产业发展专项活动,利用新模式、新业态,实施文化+产品系列行动,充分挖掘文化要素对品牌建设、品质提升、提质增效的潜力,提升产业、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市工信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三、实施园区质效提升行动,在承载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九)高标准建设阳春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科学划定主平台红线范围,成立主平台规划建设指挥部和主平台开发运营公司,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结合省“五项提升行动”精神,围绕打造高标准主平台,统筹资源要素,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加快产业集聚,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珠三角发达地区较高水平的转移企业,提升产业能级,争取成为省重点支持的主平台,打造成为沿海经济带主平台示范点。[市工业园管理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局、市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功能配套”的要求,全面提升主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园区与城市配套的深度融合。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在主平台全面推广“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为企业发展、产业集聚、项目入驻提供良好载体。推进天然气“园园通”工程。加快阳春高新区建成从省主干管网连接直供。推进园区天然气大用户“最后一公里”管道工程,促进工业大用户企业天然气“自建”或“代输”直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在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工业用地用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支持由政府和主平台运营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加强标准厂房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标准厂房建设规定、计划和项目入驻管理办法,支持企业“拎包入住”。[市工业园管理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十一)提升主平台市场化开发运营水平。实施企业化、市场化开发运营,由主平台开发运营公司承接省注入的资本金和有关资金,多渠道开展融资,用于主平台的开发建设。支持主平台开发运营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融资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或者通过金融机构或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进行贷款筹集资金,进一步放大省的扶持资金和杠杆拉动效益。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厂房、综合管廊、人才公寓、环保设施、交通配套、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新型基础设施等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借鉴珠三角打造国内创新领先的产业新空间成功经验,寻求与珠三角专业园区开发企业共同打造阳春主平台特色产业园,合作推进主平台项目的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各项工作。[市工业园管理局牵头,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十二)强化工业园区资源要素配置。全面摸清园区土地情况,包括未开发土地、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制定年度土地整备计划,建立园区产业用地导图、园区规划范围和项目布局图。加快解决工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工业项目优先、工业园区优先、拿地即动工优先”原则,科学配置用地指标。根据园区用地需求,及时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加快完成征地工作,做好土地储备,为项目落户提供用地要素保障。指导园区按照《阳江市省产业园区扩园工作指引(试行)》推进扩园工作、拓展发展空间,争取纳入主平台范围。指导园区做好土地集约节约评价工作,争取在全阳江的土地综合排名靠前,达到扩园条件。[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园管理局牵头,相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四、实施创新能级提升行动,在科创赋能上实现新突破


(十三)构建完善创新平台体系。着力推动香洲·阳春数字制造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对标广东省、阳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加快建设,指导阳春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申报认定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标准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支持引导企业通过自建、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企业创新平台。力争至2027年,打造1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2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4家以上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实现“发现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3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专利、人才、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围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中医制药、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重点研究项目,针对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工艺、品质和质量。(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聚焦重点和细分行业,带动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在重点企业探索建立“首席数据官”,力争在2027年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施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贯彻到工业发展的全过程,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做好阳春新钢铁、新兴铸管绿色工厂、绿色设计台账动态管理,推动海螺水泥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发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大型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等中小企业参加省级节能诊断服务。做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入库储备工作。做好阳江市节能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实施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推进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企业水循环技术改造和中水回用,创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省级节水标杆园区。[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水务局、市工业园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五、实施项目攻坚提升行动,在增势蓄能上实现新突破

(十六)引导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引导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聚焦关键领域推动一批制造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建立全市“增资扩产”工业企业(项目)台账,推动现有工业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加快建设。落实《阳江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企业就要素补贴、厂房租赁、高管人才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落实省工业技术改造“技改十条”,推动工业技术改造规模和企业数量,每年推动不低于25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省先进制造业投资和技改资金撬动作用,力争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逐年稳步增长,每年增幅均不低于5%。(市工信局牵头,市工业园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一把手”招商工程,加强重大制造业项目和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项目招引,锚定全国乃至全球龙头企业精准招引“5+2”产业,打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中医制药、食品加工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进入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赛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化机构拓宽项目信息源、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开展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头部企业”招商、“飞地”合作模式招商。组织参与国内外高规格展会和招商会,吸引优秀的客商开展合作。[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十八)优化重大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强化项目跟踪服务。落实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实施“一项目一专班”全过程跟踪服务,运用工业大数据平台进行制造业项目全过程监控。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的作用,实施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协调解决项目从“立项”“建成”到“运营”全流程遇到的问题,切实推动项目如期建设形成投资。力促项目动工建设。推广“拿地即动工”的经验做法,通过当地相关部门发提醒函和律师函及落实监管协议等措施促项目动工,探索通过航拍等方式,及时精准调度督促限期动工。完善项目能耗、环评指标统筹机制,调剂逾期未动工项目能耗指标供应其他优质项目上马建设,督促已获得环评审批项目按时间进度要求加快建设。(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工业园管理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育苗壮干提升行动,在主体培育上实现新突破

(十九)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择优选择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等方式做强做优做大,遴选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技术先进的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鼓励支持总部型工业企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股权并购等方式打造“链主型”企业,构建产业链企业共同体,形成一批知名度高、组织控制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支撑作用,发挥大企业平台、渠道、品牌优势,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力争到2027年,新培育产业规模五十亿级企业1家以上。[市工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二十)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加强中小企业成长辅导,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创新力强、市场前景大的小微企业,力争2027年共培育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推动企业升规发展。开展“小升规”政策宣传工作,指导企业用足用活用好优惠政策,按不低于发展预期目标的1.2倍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同时向税务部门、供电部门收集企业相关情况进行数据匹配,形成工作台账,力争每年实现10家以上企业完成“小升规”。[市工信局牵头,市税务局、阳春供电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二十一)提升企业质量品牌能力。推动“阳江制造”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展质量评比、技术攻关,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树立一批行业质量卓越的标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大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政府质量奖和国际知名质量奖项,对获得国家和省奖的企业予以奖励,推动更多国家和省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和对口单位落户我市。实施消费品“三品”战略。针对新型建材、数控机床等领域,推动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广东制造”等省级以上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中国乃至国际商标注册、收购知名品牌,加强品牌整合,推动自主品牌“走出去”。(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动,在环境优势上实现新突破

(二十二)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深入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落实好国家、省、市助企纾困政策,做好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化解工作。落实阳江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切实提升项目审批效率。拓展政企互动沟通渠道,应用粤商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办、投资、诉求、政策兑现等一站式服务以及从项目洽谈到投产提供全链条服务。对新落地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开展“一事一议”服务,推动项目纳入省重大制造业项目库范围,在用地、用能、环评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提前实施专人跟踪服务。(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工商联、市工业园管理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落实土地要素保障。建立工业项目保障机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并予以落实,保障工业用地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库,确保工业用地总量稳中有升。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加大对优质项目的用地保障,确保将有限资源要素向发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亩均税收高的项目集聚。鼓励采用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提高项目落地效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落实省“节地提质”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工改工”,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供应。[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二十四)强化金融支撑保证。实施融资畅通工程,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重点对节能改造、智能化改造、产业链协同创新、科技攻关等项目,鼓励给予利率优惠、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以及信用贷款等金融支持。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提高亩均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升级换代。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拓展制造业投融资渠道,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首贷、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等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市工信局、阳春金融监管支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二十五)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充分发挥企业优质主体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发挥集成效应,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升级需求,打造数控机床等特色重点产业,引进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培育高层次急需紧缺制造业人才,对制造业企业新引进人才在子女入学、医疗服务、配偶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依托重点制造业企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依托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资源,推动职校与制造业企业精准对接,建设产教联合体,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打造符合我市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利用好各类中小型企业服务平台,加强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提升职业技术水平,每年培训超2000人。[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八、保障措施


(二十六)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把推动制造业当家作为各地各部门工作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带头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将制造业当家落实到位。市直各单位、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责任。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领导干部重要培训内容,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制造业综合素质培训。[市工信局、市委组织部牵头,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和市直有关部门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二十七)落实省“粤产粤优”综合评价。全面发挥“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改革牵引作用,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提高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益,推动科技、人才、资金、土地、数据等要素资源向制造业集中配置。落实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粤产粤优”综合评价,把推动“制造业当家”落实情况,作为各地各单位高质量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市工信局、市统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园管理局、阳春金融监管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大力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及效果,推动制造业当家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挖掘我市工业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表扬宣传一批制造业优秀企业、企业家和南粤工匠,增强社会对制造业当家的价值认同。开展“阳春制造”文化系列宣传活动,讲好阳春制造业故事,将阳春制造业历史文化和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在文化内涵上进一步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职责抓好落实]

阳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股

2024年7月19日印发 

原标题:广东阳春市:培育发展绿色能源产业,重点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等产业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阳春市人民政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